游客
题文

某研究人员利用紫外线处理曼陀罗愈伤组织,选育硝酸还原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活性低的突变细胞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曼陀罗细胞中的相应基因经                  指导硝酸还原酶的合成。
(2)紫外线照射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根本上改变了基因中的         。用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容易发生上述变异的原因是这些细胞处于         的状态,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3)紫外线处理曼陀罗愈伤组织后,筛选目的细胞。
①硝酸还原酶可以将KClO3还原成对细胞毒性较高的KClO2。在添加一定浓度KClO3的基本培养基上,存活较好的是硝酸还原酶活性         (高/低)的细胞。
②经①步骤筛选出的细胞重新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一部分细胞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改变到与同样培养的正常细胞相同的水平,其余细胞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仍维持在原水平。此结果表明硝酸还原酶活性受环境条件和         的共同作用。
③经①步骤筛选存活下来的细胞         (能/不能)确定均为硝酸还原酶基因突变的细胞。
④进一步对①步骤筛选的细胞进行理化指标测定。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4g

2.1g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到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和碳分别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一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某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②由于培养基污染③由于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现有生长良好的菠菜,在生物实验室里,有下列试剂可供选用:

A.10-10M的吲哚乙酸 B.10-4M秋水仙素
C.0.3g/mL蔗糖溶液 D.醋酸洋红染液

E.8%HCl溶液F.0.8g/mL蔗糖溶液
(1)分别用上述6种试剂处理菠菜根尖细胞30 min后观察,经哪些试剂处理后的细胞仍有生活力__________。欲观察菠菜根尖细胞染色体,应选用__________试剂染色 ;能促使插条生根的试剂是__________;欲使菠菜(二倍体)的单倍体幼苗长大后的植株恢复可育,应选用试剂__________。欲观察DNA和RNA在菠菜叶表皮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在染色前应选用__________试剂进行水解。(以上空格均填编号)
(2)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试剂C(加一些红墨水)处理菠菜叶表皮。镜检时发现表皮细胞__________部位呈红色。在装片中观察一个细胞首先发生质壁分离的部位是__________。若改为试剂F处理菠菜叶表皮。过一段时间后,用清水替代试剂F,镜检时发现__________。
(3)提取菠菜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为了防止研磨时叶绿素遭到破坏,应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的__________ (试剂)。在层析液中分离的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最下端的是__________。其中色素带最宽的是__________,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
(4)为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某同学把撕取的菠菜叶片带叶肉的下表皮置于载玻片上 ,直接用高倍镜仔细观察,未能达到实验目的,请修改其主要的方法步骤:_________。
(5)

如用上述①-⑤材料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等实验。你选择的最佳材料依次 是(填图中序号)_____________。用紫色洋葱表皮做完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后,又用此装片观察细胞分裂,结果未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请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 。

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将果蝇的一个具有分裂能力的体细胞放在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发现一条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具有放射性,则其姐妹染色单体有条脱氧核苷酸链具有放射性。
(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R,r)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RR,XrXr,Xr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
(3)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

①科学研究发现: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②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③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右图),
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原因是

孔雀石绿(C23H25N2Cl)常用作纺织业的染料,也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杀菌驱虫剂。但它具有高毒性、高残留的危害,因此对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科研人员从某化工厂污水池中分离获得了能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菌株A。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请分析并回答:
(1)从①到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应加入作为唯一碳源,此过程的目的是

(2)使用法可以在④上获得单个菌落。试验中使用的培养基可以用灭菌法进行灭菌。
(3)从某化工厂污水池中分离获得了能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菌株A,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的结果。菌株A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4)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与不加金属离子的对照组相比,多数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有作用,唯有Pb2+的作用相反。若要排除Pb2+本身对孔雀石绿有降解作用,则应设置的培养基样本作为对照。

材料一: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称,他们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栖息地或生活环境方面的试验研究。他们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发生增殖,该方法将给人们战胜很多疾病(如AIDS)带来希望。
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所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图丙简单表示HIV的化学组成,其中小分子a 到大分子A 的过程发生在细胞的上。人如果得了艾滋病,导致人死亡的直接原是
⑵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从结构角度看原因是其不具备和核糖体等结构,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
⑶ 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
⑷ 图丙中小分子b到大分子B过程中所需要的酶是
⑸ 如果HIV中决定某一性状的一段RNA中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含碱基A的比例为
⑹目前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HIV的抗体来判断人是否已经感染了HIV,你是否认可?(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脑水肿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进行脱水治疗,其副作用是停药后会出现反弹。促皮质激素(ACTH)的治疗效果远远高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⑴ 脑水肿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一些蛋白质进入脑组织液中,导致其渗透压,进而引起脑组织液总量增加。
⑵ 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有关医疗专家作了临床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编号
使用药物
治疗时间
治疗前水肿指数
治疗后水肿指数
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
甲组
ACTH(79例)
3个月
4.1-9.6
1.1-2.9
1.1-2.9
乙组
地塞米松(79例)
3个月
5.1-7.1
3.3-4.9
5.1-9.8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