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的本性 |
B.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
C.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和精神危机 |
D.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强调宗教信仰 |
抗战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公粮征收经历了从摊派、村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的过程。根据对各阶层的调查,1941年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为:贫农 ,中农 ,富农 ,经营地主 ,平均负担水平 。统一累进税的实施( )
A. |
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重大举措 |
B. |
大大减轻了农民阶级的税负压力 |
C. |
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最早尝试 |
D. |
比较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的负担 |
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辛丑条约》签订 |
B. |
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
C. |
清末新政的推行 |
D. |
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
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A. |
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
B. |
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
C. |
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
D. |
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
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
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
B. |
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
C. |
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
D. |
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
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 |
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
B. |
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
C. |
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
D. |
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