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去往国家
人物
内容
结果
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著有 ①
日本
 ②
六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

材料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梁启超
材料三:《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 、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
材料四: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步骤。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实验场,经济特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完成表格中①②两个空白处。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我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这一变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材料三中“五口通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中“对外开放”这一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我国首批经济特区有哪些?(列举2例即可,答对1例不给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⑴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⑵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
⑶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⑷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时期的一位暴君。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⑸请你从诸子百家中选择一个流派,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历史的见证者。阅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如下图就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

(1)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 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两度劫”发生在西方列强哪两次侵华战争期间
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觉醒与反抗。

(2)图一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谭嗣同1898年在刑场上的绝命诗,
谭嗣同为什么会感到无力回天
(3)《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图三是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愤怒揭露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这篇小说的名称叫什么?
(4)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结合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为什么是从天安门开始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新”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美国学者詹姆斯•洛温说:“历史是一系列尚未解答或尚未完善的问题,而不是一系列确定的答案……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讲明真相,不必担心真相会引起混乱,最危险的,是对真理与良知的麻木,以及对思考惰性的习惯。”他的话提醒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些西方学者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的真相。
材料二如图,在繁华的美国纽约市区就有一个“林则徐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高大的林则徐铜像。此外,在美国纽约还有一条街被命名为“林则徐街”。

(2)林则徐为何会受到美国人的如此礼遇?请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三对李鸿章的评价,英美不少历史学家认为他“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总和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中国有贬之者多以“卖国贼”三字以蔽之;李鸿章对自己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3)李鸿章为何得到不同的评价?请谈谈你的观点。
材料四如图

(4)以上是两个人讨论辛亥革命问题的对话。你认为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妥之处?请根据所学知识,对辛亥革命的成败作出你自己的评价。(2分)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阅读下列材料答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三 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主要作用?
(3)材料三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4)根据材料四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1)下面是1840年—1901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请把战争名称与签订的条约和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连线。

(2)列举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史实一例。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耻辱和抗争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