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革命和建设中,曾经遭遇重大危机,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等却能力挽狂澜,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危机,找到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以他为首的党中央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指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领导中共怎样挽救了革命?他探寻的正确道路,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二 邓小平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否则只能导致失误,甚至失败。……要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
——《邓小平文选》第3卷
(2)写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导致失误,甚至失败”的历史事件(一例即可)。 邓小平所说的“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是指什么?对这种模式的探索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综上所述,中共对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二 2008年11月4日,在严重金融危机背景下,黑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执政百日,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包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
材料三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世界其它国家蔓延扩散,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月下滑,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罗斯福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演说?此事件有哪些特点?(2分)
(2)针对材料一中的现象,罗斯福采取“新政”特点是什么?(1分)
(3)打造诚信政府和关心民生一直是党和政府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新政中体现民生和诚信方面的内容是?2分
(3)有人说罗斯福“新政”开资本主义国家之先河,你认为奥巴马与罗斯福在应对危机的措施上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2分)
(4)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应对措施。根据所学知识,请你给我国政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20年 |
50 |
15--20 |
----- |
10 |
1870年 |
32 |
10 |
13 |
23 |
1913年 |
14 |
6 |
16 |
36 |
2.材料二下面是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法国 |
在工业产品上所占的位次 |
3 |
2 |
1 |
4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4 |
5 |
2 |
(1)从材料一种看出,1820---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从材料二中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你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什么?2分
分析下列示意图:
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图二美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近代西方典型的政治体制)
请回答: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一中最高权力者是谁?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你能从图二中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它体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在20世纪20年代中得到实现,但在随后的10年中,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帝国主义构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是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
(2)“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的办法之一是建立了什么专政?最后他们都走上了什么道路?
(3)材料中所说的“萧条”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影响如何?
(3)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