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植物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①步是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目前此步骤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解法,也就是在温和的条件下用 等分解植物的细胞壁。
(2)②过程的发生必须进行人工诱导。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化学方法是用
试剂作为诱导剂诱导融合。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类似,动物细胞的融合还常用到 作为诱导剂。
(3)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 。
(4)④过程称为 ,⑤过程称为 。若利用此技术生产治疗癌症的抗癌药物——紫杉醇,培养将进行到 (填字母编号)即可。
(5)植物体细胞杂交在育种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突出的优点是可以 。
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对3种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左图、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左图和右图分析,3种藻类中pH适应范围最广的是,在pH为8.0时,3种藻类中利用CO2能力最强的是。
(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原因是。
(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
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
③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图见下图,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个/mL。
已经肯定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类。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对棉花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在图甲所示的棉花植株中,部位①的生长素浓度部位②,而研究发现,部位①产生的生长素能运输到部位②,且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程,这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
(2)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施,可以促使棉纤维的发生和生长,使棉纤维既多又长。研究者比较了生长素类似物喷施前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含量,得到结果如下表,
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3)研究表明:干旱时棉叶内脱落酸的含量将增加,使气孔,减少水分蒸腾;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而促进种子萌发,两者相互对抗,共同调节种子的萌发
(4)为了延长棉花生长后期叶片的寿命,可向叶面喷施的植物激素是,收获后的水果也是使用该激素进行储存保鲜;而如果试图除去棉叶便于机械采收,可考虑使用植物激素脱落酸和。
(5)对于所有的物种,乙烯都能抑制其根、叶、花的生长和发育。(对或错)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①,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图①对应于图②中的段。若出现基因型为aaBb的子代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2)图②中CD段所能代表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原因为。
(3)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②中的段。
科研人员以常规稻作(不放养鸭、使用农药和除草剂)作为对照,研究“稻鸭共生”生态系统中碳的输入与输出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生态系统 |
输入碳(㎏/hm2) |
部分输出碳(㎏/hm2) |
|||
人为输入 |
总输入 |
水稻籽粒 |
鸭 |
CO2等气态碳 |
|
常规稻作 |
287.75 |
15329.81 |
7845.77 |
- |
1819.36 |
稻鸭共生 |
1916.88 |
18649.94 |
8700.63 |
175.44 |
3629.94 |
(1)请写出“稻鸭共生”生态系统中一条含有三个营养级的捕食链。
(2)请列举上表中“人为输入”碳的两个实例 。“总输入”碳中,除了“人为输入”外,其他输入碳的主要途径是 。
(3)下面是“稻-鸭共生”生态系统中水稻种群碳输入和输出模型。除了图示输出碳的途径外,输出碳的途径还有 、 。
(4)与常规稻作相比,“稻鸭共生”生态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
Ⅰ甲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甲图乙图
(1)核膜由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核膜上的数目多,它们的作用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部决定并需要。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与结构(填数字)有关,结构②的作用是。
Ⅱ.下列细胞参与构筑机体免疫的防线。请回答有关问题:
(3)图中A、B、C、D四个细胞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 。
图中B可以是由 细胞经抗原刺激分化而来。
(4)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染 细胞。
(5) 用简图表示HIV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