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悟同学为患有高血压的爷爷设计了如下午餐食谱。

(1)请你从健康角度对该食谱做出恰当评价(写出任意两点)。
a               b             
(2)食物被摄取后发生了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到人体的多个系统。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之间的联系。图中a表示经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A、B表示人体内发生的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肾单位的肾小囊和肾小管两种结构。据图回答:

①若a是米饭中的淀粉消化后的产物,则a是      ,它进入细胞后的主要作用是通过         作用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     
②a进入循环系统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
③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该病人患有肾病,则可能是图中    (填字母)过程异常所致。
④取某健康人肾动脉、肾小囊和输尿管中的液体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数据。据表分析可知,X液体相当于取自图中   所示结构。

 
部分成分含量(克/100ml)
葡萄糖
尿 素
蛋白质
X
0.10
0.03
0.03
Y
0.00
1.80
0.00
Z
0.10
0.03
8.00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听觉的形成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大约200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资料二:如图所示准备适当的食物,设置好障碍物。
公鸡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后,学会了绕道取食。
(1)蚯蚓走迷宫与公鸡的绕道取食这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行为。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 而获得。
(2)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3)以上研究动物行为时应用的方法是

下图是某生物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调查后绘出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

(1)若以X代表该食物网中某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农作物→昆虫→X→蛇”,X既可以代表鸟,也可以代表 。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并不完整,还缺少非生物成分和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DDT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3)食物网中,昆虫和鸟的关系是
(4)一段时间来,该农田生态系统鼠害、虫害猖獗。调查发现:是人们大量捕捉农田中的蛇、蛙和鸟导致的。结合所学生态系统的知识,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下图表示将叶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图中,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2)在图中,与茎的输导组织相连的是叶片里的[ A ]
(3)细胞中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的场所。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体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 C ]

探究题:分析下面所示实验和下表数据: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一工。结果,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是变浑浊。
(1)甲瓶在这个实验中起 作用。
(2)甲瓶中的浑浊程度小,乙瓶中的浑浊程度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量较多。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进入了 ,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 ,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大气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

2013年5月15日,山东省首例H7N9禽流感患者病愈出院。患者转危为安,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功不可没。人工肺的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可在病人自身肺功能出现衰竭时使用。下图甲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人工肺代替患者肺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2)血液流经人工肺后,血液中气体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3)与人工肺不同,正常人体肺富有弹性,当肋间肌和膈肌 时,肺会收缩导致呼气;图乙表示正常肺内气压的变化,其中 阶段(填I 或II)代表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
(4)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如所用膜材料应该只允许 通过而不能让 渗出,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
(5)使用人工肺时,需将患者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人工肺后再回输至患者体内,目前仍面临许多风险。请写出一项使用人工肺时可能导致的风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