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
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
(2)1号和3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变蓝”或“不变蓝”)
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
八组 |
明亮处(只) |
2 |
3 |
3 |
1 |
3 |
2 |
1 |
2 |
阴亮处(只) |
8 |
7 |
7 |
9 |
7 |
8 |
9 |
8 |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
(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
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平均值?
(4)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
是。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
其原因是 。
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他们的共同点是:相同的玻璃瓶子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于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
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
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
(1)预期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
方案一:。
方案二:。
(2)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适?。理由是。
(3)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如何证明?。
小华发现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经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和韭菜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小华猜想叶绿素的形成可能与光有关。于是,他想用家里的蒜瓣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1)针对小华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
(2)小华将一些蒜瓣分别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中,两盘中蒜瓣的数量应。然后把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封的纸箱中,其他条件。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甲盘中长出的蒜苗叶是色的,而乙盘中长出的是 色的。
(4)在这个设计中,实验变量是。
(5)根据预测结果,结论应是。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如图,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其中的相关问题。
(1)写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成功的两个重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研究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上找出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分析(8分)
小明的妈妈从市场买回来一些新鲜的芹菜,可是放了一天,芹菜萎蔫了。小明想了一个办法,将芹菜分成甲、乙两份,甲用黑色的塑料袋装好扎紧放在室温见光处。把乙芹菜根放入一盆清水中,过了一天,小明发现乙芹菜变得硬挺了,而伸手去取甲袋内的芹菜时感觉到有些热,袋内壁有水珠,还发现芹菜仍然萎蔫并有些腐烂。
请帮小明作以下分析并完成有关设计:
(1)新鲜的芹菜变得萎蔫主要是因为植物通过作用散失了
(2)萎蔫的芹菜,将根放到水里以后变硬挺了,是因为芹菜吸收了水分。其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茎内的运输到叶。
(3)试解释“手伸进甲袋取芹菜感觉有点热“的原因:
。
(4)小明同学在打开甲袋之前,将甲袋内气体通过一根小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原因是
(5)如果把一根燃烧着的蜡烛迅速放到甲袋之内,蜡烛熄灭,说明芹菜呼吸作用吸收了。
(6)芹菜植物体由小长大,构建植物体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植物的
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