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题(每空2分,计10分)
请你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1)材料用具:活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吸管、载玻片、盖玻片、量筒、吸水纸、显微镜、时器、清水。
(2)方法步骤:
①配制体积分数分别为5%、10%、15%、20%的酒精,需要用到 等仪器。
②如果你欲探究的问题是: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③依据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
④该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 。
⑤用吸管吸取水蚤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及不同浓度的酒精中,轻轻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记录心跳次数。得到如下所示数据:
| 实验组别 |
A |
B |
C |
D |
E |
| 酒精体积分数 |
清水 |
5%酒精 |
10%酒精 |
15%酒精 |
20%酒精 |
| 10秒的心跳次数 |
33 |
24 |
21 |
17 |
死亡 |
(3)根据实验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随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 。
(4)通过本次探究,请你谈谈酗酒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
小江对滴水观音(又名"海芋")叶尖滴水现象进行了探究.
(1)是不是它的叶片没有气孔?小江制作了海芋叶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1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填序号),发现叶表皮上有大量气孔,即它可以通过气孔蒸腾水分,滴水现象另有原因.
(2)是不是它的叶片有特殊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叶片,发现叶片边缘有两圆环状叶脉(如图2),其它叶脉与环状叶脉相连.
(3)是不是环状叶脉把水汇集到叶尖后滴出的呢?进一步实验,发现海芋叶尖处有空腔,环状叶脉中的(填结构名称)与叶尖空腔相通,从而把水输送到叶尖处滴出.可见,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的.
面粉中除淀粉外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钾、锌、镁、钙)等,面粉是否越白越好?某研究所分析了取自同种小麦三个不同部位的面粉样品,颜色和营养素成分如表:
| 样品 |
颜色 |
维生素(mg/100g) |
无机盐(μg/g) |
蛋白质(%) |
|||||
| B1 |
B2 |
B4 |
K |
Mg |
Ca |
Zn |
|||
| 1号 |
最白 |
0.07 |
0.01 |
0.06 |
1201 |
155 |
178 |
4845 |
11.8 |
| 2号 |
次白 |
0.17 |
0.02 |
0.06 |
1407 |
254 |
212 |
7155 |
12.9 |
| 3号 |
最暗 |
0.27 |
0.02 |
0.07 |
1626 |
355 |
237 |
9220 |
14.1 |
回答问题如下:
(1)淀粉被食用后在消化系统内最终消化成,它是人体所需的主要来源.
(2)对于以上图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A.取粉部位越靠近外侧,颜色越暗
B.维生素在三种样品中的含量为最白>次白>最暗
C.无机盐在麦粒内的含量与其所在部位有关
D.蛋白质在小麦粉最主要的营养素
(3)面粉是否越白越好?从平衡膳食的角度,你对父母购买面粉的建议是.
(4)面粉的颜色深浅还与出粉率有关,出粉率越高,颜色越深,100千克小麦磨出80千克的面粉比磨出70千克的面粉颜色(选填"白"或"暗").
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稍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有关.
(2)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稍将(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用1、2号两支试管(1号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2号试管盛有蒸馏水)各培养一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健壮玉米幼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步骤④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②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③步骤⑦中叶片c处变蓝。请解释叶片c处变蓝的原因:。
(3)利用右图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滴将移动。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箘.如图是小明同学研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吸收溶液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首先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除去氧气和灭菌,冷却后待用.然后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一定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数.
| 时间 液滴数 温度 |
第1分钟 |
第2分钟 |
第3分钟 |
第4分钟 |
第5分钟 |
| 15℃ |
6 |
16 |
22 |
22 |
22 |
| 35℃ |
10 |
24 |
32 |
32 |
12 |
| 55℃ |
0 |
2 |
2 |
2 |
2 |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2)该实验运用了转换法这一科学方法,即通过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
(3)55℃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比较弱,原因是细胞内的催化作用受到影响.
(4)35℃时,第5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