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材料二 江西省强卫书记说:“山清水秀是江西的骄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绿色是江西最亮的品牌。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没有理由不走在前列。我们将巩固提升生态这一最大优势,真正秉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继续组织实施“五河一湖”生态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工程,切实保护好江西的青山绿水,树立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观和绿色消费观,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完善生态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机制,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美丽中国的排头兵。”
假如你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准备开展“建美丽家乡·圆中国梦”的主题创建活动,可你父母却不知怎么参与其中,现在请你结合“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关知识跟他们讲些道理并告诉他们可以做些什么。
2015年是中英两国间首个文化交流年,双方将开展一系列活动交流互鉴。
材料一:金秋时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开启了中英两国关系的“黄金时代”。访问期间,中英两国确立了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意味着未来中英双边关系进一步具备了全球合作的视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材料二:中英两国都曾创造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习近平在白金汉宫晚宴上说道:“中国的儒家、道家思想和四大发明在英国文化和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国富论》、《天演论》等英国名著则为近代中国思想界打开了全新视野;中国丝绸和瓷器曾经令当时整个英伦为之倾倒,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则使世界丝绸业和制瓷业脱胎换骨;……英国民众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对中式教学法的宣介,认识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同样这部片子在中国网络上的热播,也让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1)根据材料一,说明开启中英两国关系“黄金时代”蕴涵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推动中英文化交流互鉴?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确认,今年将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价格补贴试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表二: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
注:对外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GDP的比重,它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1)解读图表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数据显示,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已从2005年最高峰的6223万亩下降到2013年的3105万亩,八年间减少了一半,直接原因就是进口大豆的冲击,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长期以来是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在我国大豆出口市场中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90%以上。
材料三:我国大豆产业补贴政策缺失,进口大豆成本优势明显,按完全的生产技术比较,我国大豆生产成本远高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生产成本。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规定,我国农业补贴的上限为每年农业总值的8.5%,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补贴远远没有达到这一上限,从2004年至今,平均每年为12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是190亿美元,相差悬殊。
(2)结合材料二、三,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启动大豆价格补贴试点的正确性。
材料: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突发9.0级大地震后,位于本州岛福岛的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出现核泄露;由于外界盛传服用碘盐可以抵抗核辐射,从而引发中国大陆民众大量抢购、囤积碘盐。因为类似于“服用碘盐可以抵抗核辐射”及“此后一段时间内生产出来的盐将受到核污染”的说法并无科学事实依据,只是某一部分人制造的谣言。又因为此事与盐有关,且与“言”谐音,故以“谣盐”代指“谣言”,亦代指此次抢购碘盐的事件。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如何让谣言止于“智者”。
(2)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让“谣盐”止于“智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基层改革创新要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取得第一手材料。要及时总结经验,把基层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及时形成理性认识,推动面上的制度创新。要加强政策配套,形成鼓励基层改革创新的合力,最大限度调动地方、基层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摘自《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1)基层政府在改革创新中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尽可能多听到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取得第一手材料。
(2)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国家应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将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相结合,通过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自然“海绵体”和广场、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人工“海绵体”实现雨水的城区自然循环,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否定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进行“减负”和补充,充分发挥城市自身的功能,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应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推进海绵型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建设运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1)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并结合材料,简述海绵城市建设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2)结合材料,说明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海绵城市的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