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20世纪上半期短短50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至今还让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感到悲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结合当时世界局势分析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2010年,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波兰等国的军队方阵出现在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法国、波兰等国与苏联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美国卷入这战争同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3)俄罗斯总统在阅兵式上强调:“此次(与外国军队的)联合大阅兵象征着我们为保卫和平做好了准备,防止战争的后果重演,防止新的悲剧的发生。”当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重新摆在人类面前:怎样才能避免这一切重演?请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考试制度,及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源溯流,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1)根据所述,他们所提到的中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制度?
(2)完善此制度有哪些关键人物?他们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成为国人的最热门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背井离乡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1)材料一网民的诗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愿望?
(2)材料二邓小平的这段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什么政策?运用这一政策已经在什么时间解决了什么问题?
(3)依据材料二,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你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之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哪一时期?
(2)改革首先中农村开始,请列出它的重要举措。
(3)与材料中“开放”的城市同时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
(4)“这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一项具体成就。
(5)从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受。(两点即可,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哪些?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显著成就有哪些?(写三例3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同答:
(1)结合所学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3)材料二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是谁?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是什么?哪次会议把他的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请用一句话评价这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