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比较归纳,探究规律(6分)
近代以来,一些大国先后崛起。探究大国崛起的原因、方式、影响,有助于认识大国发展的规律。
制度创新
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是一个国家良性崛起的动力。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英、美两国制度创新比较表。(2分)

 
代表性法律文献
创新之处
政治制度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经济制度
20世纪30年代美国颁布《 ②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国家统一
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有力保障,战争与和平是促进国家统一的基本方式。
(2)19世纪中期,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20世纪9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的“ ④ ”伟大构想在港澳地区成功实践,为国家和平统一提供了新的范例。(2分)
大国关系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中美联合公报》
(3)概括指出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了什么共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教、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你觉得这段话是什么运动的主张?
(2)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3)该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你是怎样看待该运动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的思想主张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材料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1)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战国时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什么主张?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4)材料三反映的是与孔子同一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桀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卫鞅在秦国的变法。
(1)材料中的“变法”指哪一历史事件?写出其中任一项内容。
(2)根据材料二,请指出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在秦国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分)
(3)对该变法的评价,刘鹏和王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请问: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原则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图说历史:

(1)左图反映的是一战前德军向英国水兵挑衅的历史漫画,为什么德国敢向英国挑衅?
(2)列强对抗的结果,是形成右边的对峙形势图。上图中内三角形代表的集团名称是什么?
追根溯源:
材料一: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3)根据材料,请你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揭穿谎言:
材料二:
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
——摘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4)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的谎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战争的性质
期盼和平:
(5)近年来,美日韩军事同盟正在中国周边制造“亚洲的火药桶”,并在中国周围军演不断。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语,呼吁世界和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