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时的条件下,清政府面对的局势是“数千年未有之奇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终于意识到了危机,而要想摆脱这一危机,最佳途径就是进行“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wawa 微博《略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二 康有为宣称,孔子创立儒教,提出一套他自己创立的尧、舜、禹、汤、文、武的政教礼法,编纂六经,作为“托古改制”的根据。因为他所创立的儒教,教义最完善,制度最齐备,徒众最众多,于是在汉武帝时取得一统的地位,孔子也就成了“万世教主”。孔子以“布衣改周之制,本天论,因人情,顺时变,裁自圣心”,而为“天下所归往”。所以,孔子的“托古”,是为了“改制”;作六经,是为了“拨乱世,致太平”,是要“以春秋继周,改周之制”。细绎其意,我们不难发现,以上观点与其是在说孔子,不如说是在谈“康子”,棗此乃夫子自道也。
——摘自《梁任公纪念馆·文选》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对这种几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学说给予了无情的批判。指出:(一)孔学之“三纲五常”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它是帝制产生的根源。陈独秀认为,“孔教之根本义”乃“三纲五常”, 而“三纲五常”之根本,乃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也。”以阶级制为核心的孔学就必然是“制造专制之根本恶因”。欲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三纲之说必弃无疑。……
——魏晓东《试论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所说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是对谁的思想的实践? 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洋务运动的结局。(5 分)
(2)综合材料二、三,指出康有为、陈独秀对孔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的这种态度在政治上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对学术著作的学习往往会拓展我们的视野。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趋势并概括推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的因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新文化运动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工业浪潮冲击下。被迫作出的以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在以后像德国、日本这样十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中,都可以找到阿里早期现代化的影子。
——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早期埃及现代化》
材料二(日本)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于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利通归国后立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内务省,……,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植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阿里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本质相同点,并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日本现代化运动中可以找到阿里早期现代化的影子”。
(2)两个国家的改革其结果是不同的,请你任选一个国家的改革结果分析其原因。

材料19世纪末,出现了第一批国际体育组织。1887年,德国人在柏林展出了从奥林匹亚发掘到的大量文物,反响很大。欧洲人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并认为恢复奥运会是谋求和平的一种良好的手段。古希腊奥运会自公元394年被禁止、沉睡了一千多年之后,于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希腊雅典举行首届世界范围的奥运会。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精神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首届世界范围的奥运会能在沉睡了一千多年之后的19世纪末举行,你认为其原因有哪些?

材料发端于古代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每四年举行一次。初期竞赛项目不多,时间仅一天。运动会的参加者仅限希腊的自由人,奴隶、外国人、妇女无权参与。……为准备兵源,保卫城邦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在和平理念的指引下,奥林匹克竞技赛逐渐成为一个独立于战争之外的、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和的、和平友谊的盛会。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早期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举行的?

从16世纪开始,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北大西洋东岸(图一);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从北大西洋东岸转移到了北大西洋西岸(图二)。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导致这两次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8分)
(2)运用经济常识,联系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原因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说明怎样做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3分)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据统计先后召开会议八百余次。这些会议整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其中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请回答: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决策。作出这些决策的有利国际因素是什么?(8分)
(2)上述三次会议在指导党的建设方面先后提出了哪些方针?(3分)
(3)在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程中,三次会议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