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时的条件下,清政府面对的局势是“数千年未有之奇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终于意识到了危机,而要想摆脱这一危机,最佳途径就是进行“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wawa 微博《略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二 康有为宣称,孔子创立儒教,提出一套他自己创立的尧、舜、禹、汤、文、武的政教礼法,编纂六经,作为“托古改制”的根据。因为他所创立的儒教,教义最完善,制度最齐备,徒众最众多,于是在汉武帝时取得一统的地位,孔子也就成了“万世教主”。孔子以“布衣改周之制,本天论,因人情,顺时变,裁自圣心”,而为“天下所归往”。所以,孔子的“托古”,是为了“改制”;作六经,是为了“拨乱世,致太平”,是要“以春秋继周,改周之制”。细绎其意,我们不难发现,以上观点与其是在说孔子,不如说是在谈“康子”,棗此乃夫子自道也。
——摘自《梁任公纪念馆·文选》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对这种几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学说给予了无情的批判。指出:(一)孔学之“三纲五常”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它是帝制产生的根源。陈独秀认为,“孔教之根本义”乃“三纲五常”, 而“三纲五常”之根本,乃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也。”以阶级制为核心的孔学就必然是“制造专制之根本恶因”。欲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三纲之说必弃无疑。……
——魏晓东《试论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所说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是对谁的思想的实践? 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洋务运动的结局。(5 分)
(2)综合材料二、三,指出康有为、陈独秀对孔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的这种态度在政治上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对学术著作的学习往往会拓展我们的视野。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趋势并概括推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据统计,从1493年到1600年,葡萄牙人仅在非洲就掠走了27万多公斤黄金;从1521年—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多万公斤,白银为1800万公斤。发了财的葡萄牙、西班牙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大量的贵金属像涟漪似的扩散了。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师教学用书》
回答:
(1)导致“美洲和东印度的发现”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
(3)如何理解材料三所说的意思。
德意志帝国的政体特点是什么? 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人民摧毁旧制度的同时也 进行了创建资本主义新型政治制度的探索。分别列出三国几经探索后形成的最终的政治体制形式及标志其政体形成的法律文献。德意志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的变化与三国相比,最大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哪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该学说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一块基石。
请回答:
{1}洛克“三权分立”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发展了洛克“三权分立”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指出他的学说和洛克学说的差异。
(3)说明“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和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
{4}说明“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把890种主要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近40%,由此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第二年底,先后有七八十个国家采取了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关税。
一一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材料三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一一1945年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
材料四 2008年11月14—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华盛顿召开首次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会议最后发表了《华盛顿声明》,就国际社会加强协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持经济增长,处理金融危机和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等问题达成广泛一致。2008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题是“亚太发展的新承诺”,会后发表《利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关于全球经济的声明》表示,各成员将继续采取相应步骤,密切合作,进一步采取全面、协调的行动应对当前危机。
一一《人民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提高关税的背景和各国“大幅度提高关税”带来的严重后果?(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罗斯福要求国会授予他“广泛行政权”的法律根据。(1分)他在获得国会授权后,在金融领域采取哪些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协定》解决“棘手的问题”的具体办法。(3分)
(4)对比材料四和材料一,指出在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策略上,各国做法与以往有何不同?(1分)联系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特点说明这样做的原因?(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