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分别在1、2号鱼缸中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____(选填“卵生”、“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__________ 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____ →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
(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甲 |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乙 |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
种子萌发 |
丙 |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
种子不萌发 |
丁 |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装置。
(2)因基因组成为Dd的红富士苹果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dd的红富士砧木上,所结苹果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Dd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生物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
如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的影响”,简述需要更改的两个环节的设计:
;。
(2)右图是普利斯特利用小白鼠做的对照实验之一,其变量为;该实验证明了
。
(3)下图是巴斯德巧妙设计的曲颈瓶实验。A、B两组实验的变量都是;从而证明肉汤的腐败是造成的。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
培养条件 |
1号 |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2号 |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
3号 |
室温(0℃),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4号 |
室温(20℃),光照较暗,适量浇水 |
5号 |
室温(20℃),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 |
6号 |
室温(20℃),光照较暗,不浇水 |
请分析回答:
(1)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生殖;该实验探究这些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1号和3号花盆组合是一组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如果1号、2号、4号花盆组合,可作出的假设是。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原因是。
(4)该实验设计存在的主要缺陷是。
有人选取二十只健康的小鸡,做了如下实验:
A组:在十只小鸡的体内注射活的禽流感病毒,不久十只小鸡全部死亡。
B组:在另十只小鸡的体内注射降低活性的禽流感病毒,经过几周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们的体内,结果它们存活下来。
据上述实验回答:
(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___,鸡产生的这种免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到“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仍有抵抗力吗?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传染病的角度,带病毒的鸡属于________ ________,流感多发季节要保持空气流通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4)禽流感病毒与鸡的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右边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设计这个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____ ____;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其主要是由于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 ____向外散失凝聚而成的;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__ _____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