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光影响鼠妇的分布)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O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表达和交流。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          假设: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 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    
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5).结论:                   。请问: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_______

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
提出问题是: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进行对照。进行实验时,在以上两组装置中各装入_______________( 填1只或10只 )鼠妇,每2分钟统计一次鼠妇进入以上两种环境的数量,统计10次,并计算10次的_______________值。
得出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环境中。注意:实验结束后应把鼠妇_______________。(填杀死或放回环境)
2、如果把第1题中的问题改成“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则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变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做"观察鱼的血液微循环"实验时
(1)当鱼初接触湿棉花时马上跳动,这一反应属于(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2)在显微镜下观察尾鳍时,找到了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此血管的名称是
(3)实验中由于小鱼时常跳动导致观察困难。小鱼跳动是否与湿棉花的温度有关?为此,小科进行了如下探究:先用20℃水浸泡后的棉花覆盖在一组小鱼上,然后计算小鱼在5min内的平均跳动次数;过一段时间后,再先后用15℃和10℃水浸泡后的棉花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温度
20℃
15℃
10℃
平均跳动次数
15
12
7

本实验的结论是

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
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
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枝枝条生出根的
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2×10-1g/L
2×10-2g/L
2×10-3g/L
2×10-4g/L
2×10-5g/L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⑴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⑵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⑶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⑷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理由是

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
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下的气温(T1)、下的气温(T2)、下的气温(T3)。
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 (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