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4月17日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表明,耕地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镉、镍、铜、汞、铅等,造成作物减产、污染农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研究了重金属铜、铅分别对某种作物叶绿素含量的毒性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不同重金属分别作用下某种作物叶绿素含量

铅离子或铜离子浓度(mg/L)
 叶绿素含量(mg/g)
铅离子影响
铜离子影响
0
0.38
0.38
5.00
0.36
0.50
10.00
0.41
0.36
20.00
0.36
0.37
40.00
0.33
0.41
80.00
0.22
0.29
160.00
0.21
0.24

①请归纳实验结论:          。
②针对上述结果,该研究小组提出“浓度为6.00mg//L的铜离子和浓度为90.00mg//L的铅离子对叶绿素含量的共同影响是怎样的呢?”的问题,并准备进一步的探究。请完成
下列探究过程:
a.假设         
b.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12株生长状况相同的该种作物,平均分为4份,每份3株。
步骤二:将4份植株分别置于4只容量相同并分别盛有等量的4种完全营养液的锥形瓶(记为A、B、C、D组)中,其中A组不含有铜离子和铅离子;B组含有6.00mg/l的铜离子;         ;                                          。
步骤三: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叶绿素含量。
c.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2)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主要有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
①将芦苇可超富集重金属离子的关键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以         转化法导入生长快的高羊茅(草坪草)中,经种植、切割回收,快速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
②微生物修复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作用,降低离子活性。采用含有         配方的           培养,即可从土壤中分离并获得有此功能微生物。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 8分)将等量萌发的种子和在沸水中煮过并自然冷却后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两试管中,如图所示(本实验中石蜡油短期内不影响生物的生长)。两试管中均无空气存在。据图分析回答:

(1)甲试管放置几个小时后,管内顶部出现气泡,其中的气体成分主要是;将该气体引入溶液中,可使该溶液变混浊。
(2)甲试管中产生气泡的现象是种子进行造成的,写出表示这一过程的反应式
(3)乙试管在与甲试管同样的时间内,试管内顶部未出现气泡,原因是
(4)乙试管继续放置几天,一些微生物开始繁殖,导致试管内顶部也出现少量气体,这是这些微生物从试管中的获得了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
(5)这些微生物可能的来源是(答出两个来源即可)

( 9分)试样A、B、C取自菠菜叶、大肠杆菌和鼠肝脏,对应关系未知。有人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内部结构,观察时,调节电子显微镜,用不同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观察到细胞结构a~e各具有下列特征:a、b、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上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 d由微管组成时,并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e呈扁平小囊和小泡,将观察A、B、C的细胞结构有无情况整理为下表(“+”示存在,“—”示不存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试样A





试样B
+
+
+

+
试样C
+
+

+
+

(1)a~e细胞结构依次是:
(2)试样B取自上述三种生物的哪一种
(3)试样B的细胞结构中含遗传物质最多的是(用英文字母表示),能够对细胞分泌物进行加工、转运的细胞器是(用英文字母表示)
(4)在[c]内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6分)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表的实验,请分析相关问题并予以回答: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受精卵
①(去细胞质,留细胞核)
A
②(去细胞核,留细胞质)
B
③(细胞质、细胞核重组)
C


(1)预测三种情况下细胞的代谢情况(用“能生活”或“不能生活”回答):
A ;B;C
(2)哪一个实验能说明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试另举一例说明

(3)请描述细胞核的主要作用。

A、B、C、D、E为五种生物材料,分别与三种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实验现象如下表:


学试剂
生物材料
A
鸡血细胞
B
花生种子
C
蛙皮肤细胞
D
棉花纤维
E
霉菌
本尼迪特试剂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表示有颜色反应;“一”表示无颜色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尼迪特试剂与生物材料均不发生颜色反应,说明五种生物材料均不能检测到_______
(2)B与苏丹Ⅲ的显色反应可以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3)题中五种生物材料中有三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说明
(4)D与三种试剂都无颜色反应。若将E提取物与D材料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颜色反应说明E提取物中有水解棉花纤维的____,从而在混合液中最终有__________(填单糖名称)生成。

A、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 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M,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______。对茎而言,B点生长素浓度所对应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灵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3)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具有 __的特点。
(4)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
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
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B、实验设计题: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用具补充实验以验证玉米幼苗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1)实验目的:验证玉米幼苗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2)材料用具:一个单侧有小孔的空纸盒,6株2cm高的生长健壮的玉米幼苗、黑纸一张,60W的台灯一盏。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6株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将甲组幼苗的________分别用黑纸帽套上,乙组幼苗分别用黑纸环套在________________。将所有幼苗放在一个单侧有小孔的空纸盒里 ,孔外放置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
第三步:观察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预测:甲组幼苗________________,乙组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