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4月17日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表明,耕地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镉、镍、铜、汞、铅等,造成作物减产、污染农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研究了重金属铜、铅分别对某种作物叶绿素含量的毒性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不同重金属分别作用下某种作物叶绿素含量

铅离子或铜离子浓度(mg/L)
 叶绿素含量(mg/g)
铅离子影响
铜离子影响
0
0.38
0.38
5.00
0.36
0.50
10.00
0.41
0.36
20.00
0.36
0.37
40.00
0.33
0.41
80.00
0.22
0.29
160.00
0.21
0.24

①请归纳实验结论:          。
②针对上述结果,该研究小组提出“浓度为6.00mg//L的铜离子和浓度为90.00mg//L的铅离子对叶绿素含量的共同影响是怎样的呢?”的问题,并准备进一步的探究。请完成
下列探究过程:
a.假设         
b.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12株生长状况相同的该种作物,平均分为4份,每份3株。
步骤二:将4份植株分别置于4只容量相同并分别盛有等量的4种完全营养液的锥形瓶(记为A、B、C、D组)中,其中A组不含有铜离子和铅离子;B组含有6.00mg/l的铜离子;         ;                                          。
步骤三: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叶绿素含量。
c.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2)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主要有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
①将芦苇可超富集重金属离子的关键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以         转化法导入生长快的高羊茅(草坪草)中,经种植、切割回收,快速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
②微生物修复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作用,降低离子活性。采用含有         配方的           培养,即可从土壤中分离并获得有此功能微生物。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____ 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_ 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_ 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_____ 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__.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________.

1632383174(1).png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 可引起乙的 B 淋巴细胞破裂, T 淋巴细胞功能丧失, 导 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

(1) 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2) 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分泌抗体, 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 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

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 乙两组, 置于人工气候室中, 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 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 T )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 单位面积吸收 CO 2 的量 ) ,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判断, 光照强度低于 a 时, 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

(2) b 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 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 (填 " CO 2 浓度" 或 " 0 2 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 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 T 时间后, 再测定植株叶 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 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