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           
2.实验中表示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           
3.经过八代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           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
4.果蝇由原品系向甲、乙两类品系变化的现象,进化学上称为            。
5.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世代
甲箱
乙箱
果蝇数
A
T1
E
果蝇数
A
T2
E
第一代
20
100%
0
64%
20
100%
0
65%
第四代
350
89%
15%
64.8%
285
97%
8%
65.5%
第七代
500
67%
52%
65.2%
420
96%
66%
65.8%
第十代
560
61%
89%
65%
430
95%
93%
65%

6.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           ;T1、T2、t基因为           基因。
7.两箱中,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           ,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
(2)性染色体三体(比正常果蝇多一条性染色体)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条性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配对联会而正常分离,另一条性染色体不能配对而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则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果蝇,所产生配子的性染色体组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下表中四种果蝇若干只,可选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序号




表现型
卷曲翅♂
卷曲翅♀
正常翅♂
正常翅♀

①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如下实验:选用__________(填序号)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不确定表中四种果蝇是否为纯合子,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如下实验:选取____________做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个生物的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是_______(填数字)。
(3)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__________,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 ,图丙中Ⅱ→I,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___段的变化。
(4)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__________(填字母)段分裂时期中,细胞分裂时星射线的形成与____________密切相关(填结构名称)。
(5)现使用秋水仙素能使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CD段,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

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 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__________ 的释放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_________,消耗的C5经过________反应再生。
(3)由图可知,P1 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________;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________。
(4)栽培以后,P2 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_______。

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f表示反射弧结构中的哪部分 ,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缩手反射时,乙图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