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2) 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
(3) 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翻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问题。(14 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润,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注释】①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②溪峒: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
③郊畿:郊外。④徇:同“殉”。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天祥捧诏润()②使方兴召吉州兵()
内地()④吾深于此()
(2)与“以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以情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以君之力 D.扶苏以数谏故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今大兵三道鼓行
翻译下面句子。
(1)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天祥是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
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①,置入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②叫子”。尝有病瘖③者,为人所苦,烦冤无以自言。听讼④者试取叫子令颡之,作声如傀儡子⑤。粗能辨其一二,其冤获申。此亦可记也。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叫子:口吹发声之器,也就是哨子。②颡(sǎnɡ):通“嗓”。③瘖(yīn):今作“喑”,嗓子哑,失声。④讼:诉讼,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⑤傀儡子:指木偶戏,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书证》中已出现“傀儡子”一词。傀儡子始于汉代,盛行于魏晋。
(二)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其塔动()②未瓦()
以金钗()④匠师其言()
⑤世人竹、木、牙、骨()⑥有病瘖者()
翻译句子。
①粗能辨其一二,其冤获申②人皆伏其精练
结合上面两篇文章以及你对《梦溪笔谈》的了解,说说这两篇文章体现了什么共同的主题?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刬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节选自孙樵的《书何易于》
[注]①挽(wǎn),拉,牵引。②(hù),朝笏、板。③重榷(què)管,严格执行对盐铁等物实行专管专卖。④矧(shěn),况且、何况。⑤刬(chǎn),铲掉、剔除。
给下列句子划分句读。(划分两处)
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何易于尝益昌令为②易于即笏腰
骑还去偕④罪重益
选出与“以易于挺身为民”“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B 不物喜,不以己悲
C 威天下不兵革之利 D 令辱之,激怒其众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何易于是个怎样的人。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①,入朝堂,有朝士②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③怒,令诘④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生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
注释:①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②朝士:中央官员。③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④诘:责问。⑤穷问:彻底追究。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一处)。
同列犹不能平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小子亦参政耶是:
②蒙正为不闻而过之佯:
③同列不能平犹:
④蒙正止之遽: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组的一项是
A.有朝士于帘内指曰 B.蒙正佯为不闻而过
C市 D.不问何损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②时人皆服其量。
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晏子谏杀圉人
(齐)景公使圉人①养所爱马, 暴病死 ,公怒 ,令人操刀,解②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惧然④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
公曰:“以属⑤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⑥之,使知其罪,然后属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一杀公马,使公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⑦吾仁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释】①圉人:养马的人② 解:这里是杀人的意思 ③ 止:劝止 ④ 惧然:恐慌的样子⑤属:交给 ⑥ 数:列举 ⑦ 伤:妨碍,损伤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公使汝养马而杀之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病死(2)左右执刀而进
(3)不支解 (4)夫子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2)勿伤吾仁也!
晏子是采用什么方法既救了马夫又使齐景公化解了恼怒?
请结合《晏子使楚》及本文内容,说说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