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军事学家利德尔·哈特曾经对二战时期某年的军事形势作了如下概括:“在东面一支毫无希望的陆军被一支小型坦克部队所迅速地打垮了,这支坦克部队,又和一支优秀空军合作,并且把一种新奇的技术付之实践。同时,在西面,一支行动缓慢的陆军始终未能发挥任何有效的压力,直到时间已经太迟为止”。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哈特概括的是二战中哪一年的军事形势

A.1939年 B.1940年
C.1941年 D.1942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所蕴含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战国时代,法家崛起批判儒家“重农”思想
B.隋唐时期,统治政策开明重视发展农工商业
C.两宋时期,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D.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下列关于君臣关系的表述,观点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B.“夫民者,唯君者有之,为人臣者助君理之。”
C.“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
D.“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古代学者甲认为,要把握“理”,需要“格物致知”;学者乙则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只要内心反省就能体会。学者乙是( )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陆九渊

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是在( )

A.秦朝 B.汉初 C.宋代 D.民国

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 )

A.启蒙运动 陆王心学 B.文艺复兴 宋明理学
C.宗教改革 宋明理学 D.文艺复兴 汉代儒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