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谭嗣同在其著作《仁学》中指出: 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毛泽东也强调:百代皆行秦政制。
(1)材料中的“秦政”理论基础是什么?秦王为巩固统治地位,他在地方推行何种制度对后世产生较大的影响?
材料二:“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2)根据材料二回答,武帝“下推恩之令”有何高明之处?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秦以来各朝君主都没有吸取“秦设相"的教训,都跟从设立,结果影响君主,原因是他们“擅专威福”。
(3)由于材料三的认识,明朝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4)是什么使天下英雄入他彀中呢?入他彀中的“英雄”有哪些?(列举一个)
(5)古代中国的各朝代均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一体现了历史上那位政治家勇于改革的思想主张?其改革的结果如何?
材料二: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
(2)领会材料二的含义,秦朝统一后首创的什么政治制度被后世沿袭或继承?其具体内容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世界领先的,也是在不断发展中得以完善的,请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秦及以前古代地方制度推行的几个问题:
(1)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哪些人有可能被分封为诸侯?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西周和秦虽然实行不同的地方管理体制,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成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奴隶从事农业生产,多交租锐,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请回答:
(1)若你是材料一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项措施表示欢迎?
(2)若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3)若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看法如何?
(4)你认为上述措施中哪项对后世影响最大?
(5)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后统一全国,由此请说出变法或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是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材料三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耕田种菜,孔子却认为学那些知识没有出息。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3)简单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为称赞谁而写的祭文?
(2)材料二的“神州轩辕”指的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
(3)材料二中的“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与哪个事件有关?
(4)“轩辕”后来和哪个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哪一个民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