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商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 | B.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 |
C.体现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 | D.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中指出“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这里的“出发点”是指
A.陕北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
B.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
C.红军主力在陕北完成改编,奔赴抗日的前线 |
D.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由陕北渡过黄河,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
有学者说:“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因此,满洲事变(即九一八事变)……并不能就简单地断定为侵略。”对于该学者观点的评论,准确的是
A.一派胡言,完全没有史实依据 |
B.视角独特,论据充分 |
C.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进行辩护 |
D.揭示了满洲事变的真正原因 |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下列各项中,促使“现实本身趋向思想”的包括
①郡县制②科举制
③解负令④自然法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英国詹姆士一世推行极端专制的君主统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用事实论证了“君权神授”说的正确性 |
B.更明确提出了“君权神授”说 |
C.进一步扩大了英国议会的权力 |
D.导致王权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冲突 |
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后,“英国国教”的最高首领是( )
A.罗马教皇 | B.英国主教 |
C.英王 | D.议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