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永续发展】
材料一:2013年1月中上旬,我国北方和中东部地区凝结的雾霾久久挥之不去,近半数城市的空气严重污染……延绵不散的雾霾遮蔽了视线,却让我们格外真切地认识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材料二: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习近平同志为此作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民间随之发起“光盘行动”,号召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
(1)“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什么样?请简要畅想你心中的美丽中国!
(2)党的十八大倡导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活中,你可以对哪些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请至少列举4例。
(3)襄阳市委在提出建设“四个襄阳”时,把“绿色襄阳”建设作为“四个襄阳”建设的灵魂。对此你是如何理解认识的?
(4)根据教育部“抓好勤俭节约教育”的通知精神,某校拟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勤俭节约活动,提出如下倡议,请你补全“行动上”的倡议内容:
思想上:树立资源危机意识和节约意识。
行动上:①:___ ;②:___ ;③:___ ;④:___ ;
【美丽中国,共创和谐】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该词在百度中可以搜到17,300,00余次,成为热词。
材料一:【原音重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____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现实行动】2012年8月,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延庆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首次太阳能发电实验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首座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顺利建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新动力。
材料三:【共创“美丽”】见图
(1)请填写空白处内容。
(2)从PRED关系角度说说我国加强这一建设的重要性。
(3)三则材料对建设“美丽中国”分别提供了哪些可借鉴
之处?
(4)谈谈你将如何为建设“美丽中国”添彩?
【立足国情,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立足国情,才能更好地制定方针政策。请说出30多年前一次会议上我党作出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并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决策的重要性。
(3)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作为当代青少年应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
【健全法治,你我有责】
材料一:在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的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材料二:网络举报已成为反腐工作的一大特色。中央纪委高度重视网民的意见,健全网络举报受理机制,进一步调动和保护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
(2)公民在网络举报时应如何增强自律意识?
(3)中央纪委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反腐说明了什么?
(4)上述材料反映的内容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积极影响?
【关爱社会,承担责任】
材料一: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的评价和总的看法。生活中有很多价值观,引起广泛议论。我们选取两个,以供探讨:
价值观一: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价值观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材料二:2012 年5 月29 日,杭州公交汽车公司司机吴斌在行车途中,突然被意外飞来的铁块砸成重伤,在承受巨大疼痛时,他首先考虑的是车上乘客的安全,先踩刹车,将车停稳,然后向乘客交代下车事项。吴斌师傅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而光荣牺牲,而他车上的乘客却都安然无恙。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赞成材料一中哪个价值观?从责任角度简要概述你赞成这一价值观的理由。
(2)吴斌师傅的壮举来自哪些方面的责任?他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作为中学生,我们日渐成熟,开始融入社会,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请谈谈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你应分别承担怎样的责任。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现,使空气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告别雾霾改善空气质量”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调查反馈】
材料一:
(1)雾霾天气频现反映了我国当前怎样的环境状况?从调查反馈中你发现雾霾天气会产生哪些影响
【他山之石】
材料二:美国早就立法通过“清洁空气法案”,对不迭标地区和企业依法进行严惩;要求发动机生产商革新技术,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标准的产品。
上述材料信息对我国“告别雾霾改善空气质量”有哪些启示?
【身体力行】
材料三:汽车尾气也是导致PM2.5高数值的“贡献者”之一。一些市民“一边堵车骂雾霾,一边开车造雾霾”。因此,消除思想上的“雾霾”才能消除环境中的雾霾。
请你简要谈谈对“消除思想上的‘雾霾’才能消除环境中的雾霾”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