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AC=CF,∠CBF=∠CFB.
(1)求证:直线BF是⊙O的切线;
(2)若点D,点E分别是弧AB的三等分点,当AD=5时,求BF的长;
(3)填空:在(2)的条件下,如果以点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上总存在不同的两点到点O的距离为5,则r的取值范围为 .
已知函数.
(1)m=时,函数图像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2)m为何值时,函数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3)若函数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ABC的面积为4,求m的值.
如图,直线与
轴交于点A,直线
交于点B,点C在线段AB上,⊙C与
轴相切于点P,与OB切于点Q.
求:(1)A点的坐标;
(2)OB的长;
(3)C点的坐标.
某铝锭厂6月份生产铝锭7500吨,经过技术改革等改造,7月份生产铝锭8100吨,
(1)求7月份比6月份多生产铝锭产量的增长率;
(2)原来生产每吨铝锭耗电28.5度,经过两次改进工艺后,现在每吨耗电18.24吨,求两次耗电量下降的平均下降率?
已知二次函数图像与y轴交于点(0,-4),并经过(-1,-6)和(1,2)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出这个函数的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该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
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的点,PA切于⊙O于点A,PA=PC,∠BAC=30°,
(1)求证:PC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1,求PC的长(结果保留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