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元素A、B、C、D、E、F均属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A含有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所含的电子数相同,C的基态原子2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C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C显正化合价;E的M层电子数是N层电子数的4倍,F除最外层原子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其余能层均充满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F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F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是下图中的_______(填写“甲”、“乙”或“丙”)。

(3)B与C形成的四原子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      ,其中B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4)任写一种与AB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5)F(OH)2难溶于水,易溶于氨水,写出其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                    
(6)D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其化学式为          

已知晶体的密度为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则晶胞边长a=          cm。(用、NA的计算式表示)
(7)A、B、C三种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氰酸有两种结构,一种分子  
内含有叁键,称为氰酸,另一种分子内不含叁键,称为异氰酸,   
且两种结构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分子中也不含环状结构。请分别写
出氰酸和异氰酸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可利用反应2KMnO4 + 16HCl=2KCl + 2MnCl2 + 5Cl2 ↑+ 8H2O制取氯气,请结合反应回答以下问题:
(1)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KMnO4 + 16HCl=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若有7.3g HCl被氧化,则产生Cl2的质量为_____,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溶液中的NaCl和Na2SO4,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溶液。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最好是 (填化学式),检验X是否加入过量的方法
(2)写出步骤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杂质;为了除这个杂质,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之后若要获得纯固体NaNO3,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仪器的名称A ,C ,E
(2)分离以下混合物应该主要选用上述什么仪器?(填字母符号)
①粗盐和泥沙: ;②花生油和水:
(3)关于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仪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B仪器可以用于过滤
C.C仪器在放出液体时应打开上边的塞子
D.在实验室应用D仪器进行实验时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E.蒸馏时,E仪器中水的流向是上口进,下口出
(4)若向C装置中加入碘水和足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1)常温下,将pH=10和pH=12的NaOH溶液以1∶1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
(2)0.2 mol·L-1 NaHSO4和0.1 mol·L-1 BaCl2溶液按等体积混合后,则溶液的pH等于________。
(3)用pH=4和pH=11的强酸和强碱混合,使pH=10,则两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

泡沫灭火器内装有NaHCO3饱和溶液,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灭火器内另有一容器中装有Al2(SO4) 3溶液,该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当意外失火时,使泡沫灭火器倒过来即可使药液混合,喷出CO2和Al(OH)3,阻止火势蔓延。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