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的价值准则,是经过长期的沉积和改良,代代相传,区别于其他家庭和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是让一代一代传人立身于社会、终身受益的品质。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的教育和传承,留下了“岳母刺字”、“孔融让梨”、“钱财如粪土、荣华富贵如烟云”等无数绝伦故事。亿万家庭的家风,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是崇德明理、向善向上、讲求礼义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气象的生动写照。
家风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甚至影响人们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家风正则国风清,家风乱则国风浊。“传统家风”再次回到公众视野,对于道德回归、价值重建不无裨益。每个家庭都加强家风建设,才能保障家庭的幸福,促进事业的兴旺、国家的富强。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阐明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2)有人认为家风建设重在继承传统;有人认为家风建设重在创新发展。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综合评价上述观点。
(3)你的家庭具有怎样的优良家风?请分别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各列举一条并说明理由。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实现人生价值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 2011年6月13日,中国政府网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河北调研时强调,要抓住机遇、统筹规划、明确方向、重点推进,把加强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结合起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谈谈应该如何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材料1: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面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材料: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在过去的150年里,海平面的上升速度翻了一倍。全球气候变暖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地沙化现象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正面临严重的危机。
某校高二年级拟围绕本市环境状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假如你作为这次活动的负责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活动主题
(2)你打算采用哪些方式来宣传环保?
(3)运用辩证法联系的和发展的哲学知识回答阻止环境恶化应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我国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观点,说明我国党和政府是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

“远亲不如近邻”,东盟十国是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今,中国与东盟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地区关系和谐,呈现良性互动。
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中国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并致力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