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从酵母菌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基因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NA文库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基因组文库。
(2)①过程提取的DNA需要 的切割,B过程是 。
(3)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 扩增的方法,其原理是 。
(4)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 ,其组成必须有 以及标记基因等,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5)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 ,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可以用 技术进行检测。
(6)如果要想使该酶活性更强或具有更强的耐受性,需要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这要通过基因工程的延伸——蛋白质工程。首先要设计预期的 ,再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 。
(7)除植物基因工程硕果累累之外。在动物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治疗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请列举出至少两方面的应用: 。
猫是人类的伙伴,它们温顺可爱,毛色多种多样,有白色、黑色、黄色、黑黄两色相间等,为了解毛色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查阅了大量资料,资料显示如下:
资料一:某一对白色雌雄猫交配,生出白色、黑色、黄色、黑黄两色相间各色小猫,毛色为白色的比例约为3/4。
资料二:非白色猫之间的交配不会生出白色小猫。
资料三:纯种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交配,后代雄猫均为黄色,雌猫为黑黄两色相间。
(1)分析资料可知:猫的毛色性状是由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
(2)资料一的两亲本中雌猫的基因型为,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由一对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3)研究人员推测,猫的黑黄两色相间毛色的出现可能是在猫的胚胎发育时期,因相关染色体中的一条卷曲失活。为检验这一推测,可以制作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借助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
(4)毛色为黑黄两色相间的雄猫性染色体组成为,若其母本的毛色为黑黄两色相间,其父本的表现型为。
(5)黑黄两色相间的猫毛色中的黑黄斑块分布非常不规则,由此可推知,相关染色体的失活具有性。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下图是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据图可推知,在伸肌肌群内存在的神经末梢情况是________(填“只有感受器”、“只有效应器”或“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科学家研究发现,刺激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也会引起肌肉的收缩,此时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
(2)小明看到杨梅流口水,此时兴奋在他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填“双向”或“单向”),小明的母亲因脑溢血不能说话,但能听得懂别人的话,这很可能是损伤了其大脑皮层______区。
(3)血糖的平衡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等激素的调节密切相关,健康人空腹时血糖浓度为0.8~1.2g·L-1。
①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B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有__________(多选)。
A、胰淀粉酶 B、葡萄糖 C、促甲状腺激素 D、神经递质
下图是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糖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测定结果。
②CD段胰高血糖素分泌_________(增加/减少),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
③运动开始时,血糖下降,此时下列选项中属于血糖的去路是__________
A.转化为脂肪酸 B.合成糖原 C.氧化分解 D.水解
科学家将人的胰岛素基因与质粒重组后,导入牛的受精卵,并成功从牛奶中提取到了人胰岛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途径包括直接提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目的基因和质粒用同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切割。
(3)在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牛的受精卵的过程中,常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若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则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4)为了得到较多的卵细胞,可以对受体母牛注射适宜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经过细胞培养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进行胚胎移植,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个体”, 这个“符合要求的个体”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传统发酵技术与现代生活依旧很贴近,下面是两则实例,请分析回答:
(1)人类酿酒的历史已有5000年,但是直到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才发现葡萄汁变酒是______(填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葡萄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需用________________来鉴定,在_______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____色。
(2)早在公元5世纪的北魏古籍中,就有关于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菌种主要来自土壤,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最好选择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作为样品,使用的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在纤维素分解菌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接种环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1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其中四种鱼(甲、乙、丙、丁)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 ,图2中的生物对应图I中哪些成分(用字母表示)。
(2)图1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
(3)科研人员对该池塘由浮游藻类、甲和丁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
X |
Y |
Z |
GP和NP |
GP=55.6×102 NP=1.3×102 |
GP=176×103 NP=6×103 |
GP=59.3×106 NP=50.5×106 |
NP/GP |
0.02 |
0.03 |
0.85 |
R |
54.3×102 |
170×103 |
8.8×106 |
未利用 |
— — |
62.8% |
99.7% |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该食物链中,笫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4)下图表示此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甲和丁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则甲的粪便属于 (填字母)的部分,能量由甲流向丁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 (用序号表示)。气温逐渐降低时,若图中的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