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到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了亚洲四国。在日本,奥巴马在回答“如果中日发生钓鱼岛冲突,美国是否会出兵支援日本?”时说,不是每一场战争美国都要参加。在菲律宾,奥巴马在回答“一旦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爆发武装冲突,美国是否会保卫菲律宾?”时又说,美国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建设性的”,美中之间拥有庞大的贸易与商业,美国还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就各种问题展开合作。奥巴马这样表态主要是
| A.想获得亚洲盟国支持,建立单极世界 |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 |
| C.谋求和中国联合,建立一个两极世界 | D.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世界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主要是指① “开眼看世界”②洋务运动③维新变法④辛亥革命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句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 | B.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矛盾 |
| C.中英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 | D.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 |
学者指出“许多新资料仅能补充现有的历史研究,但偶尔会有大批资料出现,足以让我们对某一时期有新的认识。”以下哪些新数据最可能让我们对某个时期的历史有“新的认识”?
| A.河南出土的青铜器,足以改变我们对战国后期历史的认识 |
| B.湖南湖北近年来出土的大量简牍,足以改变我们对秦汉时期楚文化的认识 |
| C.美国最近解密并公布的档案,足以改变我们对越战的看法 |
| D.蒋介石日记的公布,足以改变我们对“抗战史”的看法 |
据报道,上海发现在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某同学想考证画像的真伪,从下列四个方面来看,最关键的应该是
| A.确认画像的创作时间 | B.测量画像的尺寸大小 |
| C.确定画像人物的年龄 | D.观察画像色彩的浓淡 |
右图是唐朝至清朝科举考试中“状元”人数(不完全统计)在各省(今天的行政区划)分布情况。这一资料不能说明
| A.文化重心不断南移 |
| B.经济重心南移是文化重心南移的根本原因 |
| C.北方经济文化走向没落 |
| D.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教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