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列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能产生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 |
B.②中待镀铁制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
C.③中的b极是电子流出的极,发生氧化反应 |
D.④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 |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
B |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
试管内壁都有水珠 |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铝不能熔化 |
金属铝的熔点较高 |
D |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震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
氧化性:Fe3+>I2 |
80g密度为的
溶液里含2g
,从中再取出一半的溶液中
的浓度是
A.![]() |
B.![]() |
C.![]() |
D.![]() |
在一定温度下,已知有关某饱和溶液的一些数据: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利用下列各组数据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能算出的一组是
A.④⑤⑥ | B.①②③④ | C.①④⑥ | D.①③④⑤ |
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四种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OH-+H+===H2O | B.2OH-+Cu2+===Cu(OH)2↓ |
C.Fe+Cu2+===Cu+Fe2+ | D.Fe+2H+===Fe3++H2↑ |
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SO42--、Al3+和M离子,经测定Fe3+、SO42-、Al3+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A.Na+ | B.NO3- | C.Mg2+ | D.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