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弗莱明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当时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抗生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如今,抗生素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2009年全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而输液量最大的就是抗生素。我国人均消费抗生素是美国的10倍!令人触目惊心的还有如下数据:中国每年均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滥用抗生素造成的死亡占40%。大量输液导致的另一大恶果,那就是新抗生素研发速度赶不上耐药性细菌出现的速度。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超级细菌”,已经给人类敲响警钟,“将来人类无抗生素可用”也许不是危言耸听。专家呼吁:不要把抗生素看成灵丹妙药,要慎用抗生素。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
新华社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依法规范信访秩序。要完善信访诉求表达方式,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信访权利,对群众来访要坚持文明热情接待,对群众来信要认真负责办理,坚决纠正限制和干涉群众正常信访活动的错误做法,确保信访渠道畅通。《意见》还指出,对信访活动中少数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会民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
上述规定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何启示?(10分)
材料一
注:①同比增长率是指与上一年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率。②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11月中央积极应对危机,制定并实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
材料二 2009年5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6月17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温总理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平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分析图一、二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
(2)请你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10分)
2009年秋季开学后,某校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高三(4)班同学积极响应,组织了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综合探究,请你也参与其中。
甲同学说:“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我认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乙同学说:“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要发挥教育的力量,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丙同学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历史和现实充证明,在这个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3)“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哪些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梅州市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受地域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不高。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积极整合各地资源,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大力推进与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着力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山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梅州市发展地区经济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推动“绿色崛起”必须把握好人民群众的期待,把强市与富民统一起来,让人民花丛人共享“绿色崛起”的成果。梅州市政府大力实施五年五百亿“民生计划”重点建设“十项民心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居民行路难,饮水难,读书难,看病难,住房难“五大难题”。实践证明,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才能凝聚起实现“绿色崛起”的强大合力。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政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的依据。
材料三梅州市由于地处山区,与珠三角城市相比,发展大工业受到很多限制,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梅州市选择了新的发展模式。梅州市在“绿色崛起”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发挥环境优势,打造宜居城市,始终把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作为推动“绿色崛起”的关键,梅州市的一系列做法,为其它地区特别是广大山区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梅州市推动“绿色崛起”所遵循的方法论。
2002年河北奶农倒奶事件2005年陕西又发生了奶农到奶时间,政府部门虽然组织乳制品厂收购,但没有企业愿意去买奶。生产奶河乳制品一拥而上,乳制品质量不过关,消费者不愿意购买。
(1)经济危机中资本家把奶倒入大海与资料中“倒奶事件”的本质区别。
(2)资料说明了什么经济规律?
(3)当地政府应该如何避免再次发生此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