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表示自然界中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

(1)图甲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    型曲线,图乙中物种    最可能符合这种增长模型。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3)若图乙中的1、2、3三个物种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应该是          。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物种    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选用了不同浓度2,4—D溶液处理扦插枝条。3天后,扦插枝条生根的长度如下表所示。

分组编号
A
B
C
D
E
F
G
2,4—D浓度(mol/L)
0
10-10
10-8
10-6
10-4
10-2
1
根的长度(cm)
(3d前最初根长度为0)
0.4
1.8
2.9
2.9
1.6
0.4
0.3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2,4—D (填“属于”或“不属于”)植物激素。根据表格中3天后扦插枝条生根情况,说明对扦插枝条生根有促进作用的2,4—D溶液浓度范围是,有抑制作用的2,4—D溶液浓度范围是
(2)由于不能确认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该实验可称为实验。若要在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请写出实验思路
(3)若C、D两组由于疏忽未标明2,4—D的浓度,为了确定两组浓度的高低,可以采用的方法和结果是

下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在开花后第l0d,水稻种子的胚合成ATP的场所有
(2)水稻种子呼吸速率最大的时间是,此时水稻呼吸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速率,依据是
(3)从开花后第45d起,水稻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是;自由水含量的变化趋势是;脱落酸含量变化趋势是
(4)水稻开花后一段时间,尤其是在10~20d稻田需要定期排水,作用是

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图1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重组DNA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是毒素蛋白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后发生的两种生物大分子合成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1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种DNA片段。过程②需要用到酶。
(2)假设图1中质粒原来BamHⅠ识别位点的碱基序列变为了另一种限制酶BclⅠ的碱基序列,现用BclⅠ和HindⅢ切割质粒,则该图1中①的DNA右侧还能选择BamH Ⅰ进行切割,并能获得所需重组质粒吗?并请说明理由

(3)若上述假设成立,并成功形成重组质粒,则重组质粒

A.既能被BamHⅠ也能被HindⅢ切开
B.能被BamHⅠ但不能被HindⅢ切开
C.既不能被BamHⅠ也不能被HindⅢ切开
D.能被HindⅢ但不能被BamHⅠ切开

(4)图2中a链是。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③时启用的起始点(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
(5)要想检测导入的Bt毒素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用进行检测,如果出现杂交带,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蛋白质产品,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

纤维素酶对于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处理服装面料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者初步筛选到能合成纤维素酶的菌株MC-1,以下是该菌株的鉴定过程。
(1)为了获得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单菌落,可采用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关于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固体培养基时可以加入琼脂。
B.操作的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3)实验过程中如何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4)下表的培养液pH均为4.8,若对MC-1中纤维素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则不能选择表中的的培养液。(多选)

5)分离获得了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MC-1,为了在此基础上获得纤维素酶活性更高的菌株,最可行的做法是
(6)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染料,培养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有关遗传问题:
资料一:某校研究小组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2)假设第Ⅰ代个体的两对基因中均至少有一对基因是纯合的,Ⅱ-3的基因型为AAbb,且Ⅱ-3与Ⅱ-4的后代均正常,则Ⅲ-1的基因型为。Ⅱ-2的基因型为
(3)在上述假设的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资料二:近日,我省某地发现一例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患者缺少一条性染色体,并且5号染色体长臂出现裂隙,经鉴定,该染色体异常核型为世界首报。
另据调查,某外地也有一男子有类似遗传病,其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 号和一条21 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下图1。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发生三条染色体会配对在一起,如下图2,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在分离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一极,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另一极。

请回答下列问题:
(4)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期的细胞。图2所示的异常染色体行为是。(多选)

A.交换 B.联会 C.螺旋化 D.着丝粒的分裂

(5)图1所示的变异是
(6)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种。试分析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否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