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因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备受人们青睐,其中β-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解毒作用,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生产中可采用以下几个途经获得,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1中外植体____(填“能”或“不能”)选用胡萝卜韧皮部筛管细胞,图中①表示____过程。诱导愈伤组织的MS培养基成分与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前者_____。
(2)将能高产胡罗卜素的微生物的相关基因转给大肠杆菌,可使之成为生产胡萝卜素的工程菌,此技术可选用-__-作为基因的运载体;工程菌的筛选纯化中接种方法包括平板划线法、____法;培养基的pH应调节至____。
(3)途经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过程③应严格将___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图中②表示____,萃取过程中常用石油醚作为溶剂,原因是____。
(5)提取的胡罗卜素含有多种杂质,鉴定时需要用_____。
(8 分)甲、乙二图都表示细胞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所示细胞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如果呼吸强度不能用CO2的释放量表示,原因_________。
(2)图乙中B点的CO2来自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当O2浓度达到M点以后,CO2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温室生产过程中,。试从碳素营养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对鼠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注入小鼠体内,从小鼠脾脏中获得淋巴细胞,其中至少1个淋巴细胞能产生该抗原的抗体。
(3)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
(5)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还含有________。
(6)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离散开,以利于细胞融合,可用________处理离体组织细胞使之分散开。
(7)鼠源杂交瘤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________的特点。
(8)改造鼠源杂交瘤抗体,生产鼠—人嵌合抗体,属于________(生物工程)的范畴。图示过程是根据预期的________,设计________,最终必须对________进行操作。
(9)经过改造的鼠—人嵌合抗体,与鼠源杂交瘤抗体相比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ampt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________种DNA片段。
(2)图中②表示HindⅢ与BamHⅠ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________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BstⅠ与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________种重组质粒。
(3)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后,不能影响质粒的________。
(4)图中③的Ti质粒调控合成的vir蛋白,可以协助带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植物细胞,并防止植物细胞中________对T-DNA的降解。
(5)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结合某些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使细胞膜穿孔,肠细胞裂解,昆虫死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_______。
(6)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2能量金字塔中各营养级对应于图1的名称:①;③;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是。
(2)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a~b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①;
②。
(3)若图3中的生产者有5000kg,按能量流动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增重kg。C中的碳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III、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
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____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页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页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