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右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出生率 死亡率;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 ;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 。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 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A放在暗箱中,B、C、D放在左侧有孔
的暗箱中,C切去胚芽鞘尖端,D在切去
|
尖端的切面上放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研究小组同学对一患某种遗传病的男生的家族进行了分析,绘制出如下遗传系谱图。
(1)分析上述系谱图,可以推知该病为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
(2)该患病男生与其患病姑姑的女儿(III-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3)该患病男生经手术治疗后表现正常,若他与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婚配,你认为其后代还有可能患该病吗?为什么?。
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表面含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等蛋白质。血凝素能与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帮助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内。神经氨酸酶能够让新产生的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请回答问题:
(1)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被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最终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细胞,后者分泌的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增殖。
(2)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产生的细胞能够与该病毒的宿主细胞结合,并裂解宿主细胞。
(3)在研发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药物时,下列设计思路合理的是(多选)。
A.阻止病毒血凝素与细胞膜结合 | B.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 |
C.研制新型抗生素等杀菌药物 | D.抑制病毒RNA的复制 |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请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填写序号)表示感受器。
(2)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a、b、c三个片段
中处于兴奋状态的部位是(填写字母)。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
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填渗透作用或局部电流)。
(3)甲图②中连接两个神经元的结构称为,两个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是。
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常用于奶酪的生产。为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
入2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mL乳汁。
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水浴15min。
③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下继续水浴,记录凝乳所需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A |
B |
C |
D |
E |
F |
水浴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凝乳时间(min) |
不凝 |
7.0 |
4.0 |
1.5 |
4.0 |
不凝 |
请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中,凝乳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表明酶的活性越。
(2)A组中乳汁不凝固的原因是。F组中乳汁也不凝固,若将其温度冷却
至40℃,乳汁将(会、不会)凝固,原因是。
(3)本实验能不能说明40℃就是该种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