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节选)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沐浴:蒙受
B.寻蒙国恩,臣洗马除:免职
C.但以刘日西山薄:接近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希冀企图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奉圣朝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用法和意义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供养无主 B.但刘日薄西山
C.是区区不能废远 D.登东皋舒啸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下面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和)
B.始速祸焉(招致)
C.洎牧以谗诛(等到)
D.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

下列各句中的“于”,与“多于机上之工女”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 B.青,取之于蓝
C.其势弱于秦 D.辇来于秦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B.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C.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D.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A.六王毕,四海一
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洎牧以谗诛②函谷举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④后秦击赵者再

A.①②句式相同,③④句式不同
B.①②句式相同,③④句式相同
C.①②句式不同,③④句式相同
D.①②句式不同,③④句式不同

回忆《阿房宫赋》最后一段内容,请回答:六国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翻译下列句子。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悉达,字志通,扶风郡人也。祖斐,齐通直散骑常侍、安远将军、衡州刺史,阳塘侯。父益之,粱云麾将军,新蔡、义阳二郡太守。
悉达幼以孝闻,起家为梁南平嗣王中兵参军。侯景之乱,悉达纠合乡人,保新蔡,力田蓄谷。时兵荒饥馑,京都及上川饿死者十八九,有得存者,皆携幼以归焉。悉达分给粮廪,其所济活者甚众,仍于新蔡置顿以居之。招集晋熙等五郡,尽有其地。使其弟广达领兵随王僧辩讨侯景。景平,粱元帝授持节、仁威将军、散骑常侍、北江州刺史。
敬帝即位,王琳据有上流,留异、余孝顷、周迪等所在锋起。悉达抚绥五郡,甚得民和,士卒皆乐为之用。琳授悉达镇北将军,高祖亦遣赵知理授征西将军、江州刺史,各送鼓吹女乐。悉达两受之,迁延顾望,皆不就。高祖遣安西将军沈泰潜师袭之,不能克。齐遣行台慕容绍宗以众三万来攻郁口诸镇,兵甲甚盛,悉达与战,败齐军,绍宗仅以身免。
王琳欲图东下,以悉达制其中流,恐为已患,频遣使招诱之,悉达终不从。琳不得下,乃连结于齐,共为表里,齐遣清河王高岳助之。相持岁馀,会裨将梅天养等惧罪,乃引齐军入城。悉达勒麾下数千人,济江而归高祖。高祖见之,甚喜,曰:“来何迟也?”悉达对曰:“臣镇抚上流,愿为番屏,陛下授臣以官,恩至厚矣;沈泰袭臣,威亦深矣。然臣所以自归于陛下者,诚以陛下豁达大度,同符汉祖故也。”高叹曰:“卿言得之矣。”授平南将军、散骑常侍、北江州刺史,封彭泽县侯。世祖即位,晋号安左将军。
悉达虽仗气任侠,不以富贵骄人,雅好词赋,招礼才贤,与之赏会。迁安南将军、吴州刺史。遭母忧,哀毁过礼,因遘疾卒,时年三十八。赠安左将军、江州刺史,谥曰孝侯。
史臣曰:彼数子者①,或驱驰前代,或拥据故乡,并识运知归,因机景附,位升列牧,爵致通侯。
[注]鲁悉达是与徐世谱、周敷、荀朗等人合传。①几个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济江而归高祖济:赈济,救济
B.悉达抚绥五郡抚;安抚,镇抚
C.悉达勒麾下数千人勒:强制
D.高叹曰:“卿言得之矣。”得:得到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鲁悉达“识运知归”的一组是
①悉达纠合乡人,保新蔡,力用蓄谷。
②招集晋熙等五郡,尽有其他。
③悉达两受之,迁延顾望,皆不就。
④频遣使招诱之,悉达终不从。
⑤悉达勒麾下数千人,济江而归高祖。
⑥哀毁过礼,因遘疾卒。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梁敬帝时,侯景叛乱,鲁悉达组织当地人保卫新蔡一带,屯积粮食,安抚灾民,并派其弟随王僧辩讨伐侯景,受到梁敬帝的重用。
B.在梁末的动荡之中,王琳利用地势之便,想沿江而下,扩大自己的势力,图谋篡国,但受鲁悉达的阻击,在事实上保护了陈高祖。
C.在西受王琳之威胁,东受陈高祖的袭击,北又受到北齐的进攻的形势之下,鲁悉达保全了新蔡一带,安抚百姓,最终没有投向任何一方。
D.鲁悉达虽然任侠仗义,但颇好诗书,又有礼待贤士。他恪守孝道,年轻时就可以孝而闻名,后来又因母丧而染病身亡,年仅三十八岁。但是因为他识运知归,受到史臣的批判。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兵荒饥馑,京都及上川饿死者十八九,有得存者,皆携幼以归焉。
(2)高祖遣安西将军沈泰潜师袭之,不能克。(3)然臣所以自归于陛下者,诚以陛下豁达大度,同符汉祖故也。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日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培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延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载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属:连缀
B.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乖:违背
C.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意:意料
D.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喻:打比方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①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②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④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
⑤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⑥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育,一天能记下几千字。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赋税征调及时,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让他负责编修史书。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
(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略有删节
【注】服阕:古代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期满除服,称为“服阕”
虫流:指人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祖母刘氏,躬自抚养躬亲:亲自
B.华善之 善:好
C.感恋弥至,烝烝之性 感恋:感念眷恋;感激眷恋
D.数使吴,有才辩     数:多次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密奉事以孝谨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乃迁汉中太守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有暇则讲学忘疲
D.齐桓得管仲而霸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下列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在祖母去世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吏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2)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阿尼哥,尼波罗国人也,其国人称之曰八鲁布。幼敏悟异凡儿,稍长,诵习佛书,期年能晓其义。同学有为绘画妆塑业者,读《尺寸经》,阿尼哥一闻,即能记。长善画塑,及铸金为像。中统元年,命帝师八合斯巴建黄金塔于吐蕃,尼波罗国选匠百人往成之,得八十人,求部送之人未得。阿尼哥年十七,请行,众以其幼,难之。对曰:“年幼心不幼也。”乃遣之。帝师一见奇之,命监其役。明年,塔成,请归,帝师勉以入朝,乃祝发受具为弟子,从帝师入见。帝视之久,问曰:“汝来大国,得无惧乎?”对曰:“圣人子育万方,子至父前,何惧之有。”又问:“汝来何为?”对曰:“臣家西域,奉命造塔吐蕃,二载而成。见彼土兵难,民不堪命,愿陛下安辑之,不远万里,为生灵而来耳。”又问:“汝何所能?”对曰:“臣以心为师,颇知画塑铸金之艺。”帝命取明堂针灸铜像示之曰:“此宣抚王楫使宋时所进,岁久阙坏,无能修完之者,汝能新之乎?”对曰:“臣虽未尝为此,请试之。”至元二年,新像成,关鬲脉络皆备,金工叹其天巧,莫不愧服。凡两京寺观之像,多出其手。为七宝镔铁法轮,车驾行幸,用以前导。原庙列圣御容,织锦为之,图画弗及也。至元十年,始授人匠总管,银章虎符。十五年,有诏返初服,授光禄大夫,大司徒,领将作院事,宠遇赏赐,无与为比。卒,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凉国公、上柱国,谥敏慧。
有刘元者,尝从阿尼哥学西天梵相,亦称绝艺。元字秉元,蓟之宝坻人。始为黄冠,师事青州把道录,传其艺非一。至元中,凡两都名刹,塑土、范金、搏换为佛像,出元手者,神思妙合,天下称之。其上都三皇尤古粹识者以为造意得三圣人之微者由是两赐宫女为妻命以官长其属行幸必从。仁宗尝敕元非有旨不许为人造他神像。后大都南城作东岳庙,元为造仁圣帝像,巍巍然有帝王之度,其侍臣像,乃若忧深思远者。始元欲作侍臣像,久之未措手,适阅秘书图画,见唐魏征像,矍然曰:“得之矣,非若此,莫称为相臣者。”遽走庙中为之,即日成,士大夫观者,咸叹异焉。其所为西番佛像多秘,人罕得见者。元官为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卿,以寿终。搏换者,漫帛土偶上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俨然成像云。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新像成,关鬲脉络皆备脉络:条理或头绪
B.车驾行幸,用以前导。幸:荣幸
C.见彼土兵难,民不堪命堪:忍受
D.已而去其土去:离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众以其幼,难之。②皆以美于徐公。
B.①同学有为绘画妆塑业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①久之,未措手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①已而去其土,髹帛俨然成像云。②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A.其上/都三皇尤古粹识者/以为造意得三/圣人之微者由/是两赐宫女/为妻命/以官长其属行幸/必从
B.其上都三皇尤古粹识者/以为造意/得三圣人之微者/由是两赐宫女为妻命/以官长其属/行幸必从
C.其上都三皇尤古粹/识者以为造意得三圣人之微者/由是两赐宫女为妻/命以官长其属/行幸必从
D.其上都三皇尤古粹/识者以为造意/得三圣人之微者/由是两赐宫女/为妻命以官长/其属行幸必从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子育万方,子至父前,何惧之有。
(2)岁久阙坏,无能修完之者,汝能新之乎
(3)遽走庙中为之,即日成,士大夫观者,咸叹异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