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lO.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作者南宋词人曾觌(dí)1169年隆冬去金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萤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做于此时。
⑴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和第三句中的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⑵你认为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答:
(2)有人说三、四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简要分析。(4分)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离 亭 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3分)



(2)联系整首词,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一句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借景抒情是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4=6分)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两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