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是实验室重要的分析试剂,工业上常以天青石(主成分为SrSO4)为原料制备,生产流程如下:
(1)第①步反应前天青石先研磨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第③步加入适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 _。
(2)第①步反应若0.5 mol SrSO4中只有S被还原,转移了4 mol电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________、_______。
(4)称取1.000 g产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 1.100×10-2 mol的AgNO3溶液(产品中不含其它与Ag+反应的离子),待Cl―完全沉淀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000 mol/L的K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 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若滴定过程用去上述浓度的KSCN溶液20.00 mL,则产品中SrCl2·6H2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16分)氨水是一种的常用的化学试剂。
(1)以浓氨水和生石灰为原料,用如下装置为发生装置,可制取少量氨气。已知:NH3·H2O+CaO=Ca(OH)2+NH3↑。
①生石灰应该装在____(填A或B)。
②试从电离平衡角度分析该实验中氨气逸出的原因:
③现要用试管和必要实验用品收集一试管氨气,请在C处补充相应收集装置。
(2)化学兴趣小组用氨水与硝酸银溶液配制好银氨溶液后,进行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但部分同学实验时间长,且效果不明显。影响乙醛银镜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请你完成如下猜想:
①猜想:因素一:银氨溶液的pH大小;因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因素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提供试剂:乙醛、2%稀氨水、 0.25mol/L NaOH溶液、盐酸 、 2% AgNO3溶液
实验用品:烧杯(装有热水)、试管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及结论 (步骤1只写现象) |
1 |
在A、B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入1mL 2%的AgNO3溶液,然后,此时制得pH均约为8的银氨溶液。 |
|
2 |
往A、B试管加入3滴乙醛,然后在A试管中加;振荡后将两支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 |
若A试管比B试管出现的银镜时间短、光亮,则 若A试管比B试管出现的银镜时间长,则 |
炼锌厂产生的工业废渣——锌渣(除了含Zn外,还含有Fe、Al、Cd和SiO2等杂质),利用锌渣制取并回收ZnSO4·7H2O和金属镉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其流程如下:
已知:Fe3+、Al3+、Zn2+、Cd2+、Fe2+以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pH分别为:3.2,4.7,6.5,9.4,9.7;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镉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时用到的“试剂X”为(填名称)。
(2)写出“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3)“调pH”过程可以选用。(从以下选项选择,填序号)
A.H2SO4B.ZnOC.NaOH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下同)。
(4)“试剂Y”是___________
(5)“操作1”是;在“操作1”时,必须采取的实验措施是。
(10分)对叔丁基苯酚()工业用途广泛,可用于生产油溶性酚醛树脂、稳定剂和香料等。实验室以苯酚、叔丁基氯[(CH3)3CCl]等为原料制备对叔丁基苯酚。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l:组装仪器,用量筒量取2.2 mL叔丁基氯(过量),称取1.6 g苯酚,搅拌使苯酚完全溶解,并装入滴液漏斗。
步骤2:向X中加入少量无水AlCl3固体作催化剂,打开滴液漏斗旋塞,迅速有气体放出。
步骤3:反应缓和后,向X中加入8 mL水和1 mL浓盐酸,即有白色固体析出。
步骤4:抽滤得到白色固体,洗涤,得到粗产物,用石油醚重结晶,得对叔丁基苯酚1.8 g。
(1)仪器X的名称为。
(2)步骤2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苯酚有腐蚀性,若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洗涤。
(4)下列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的是(填选项字母)。
A.量筒 |
B.容量瓶 |
C.滴定管 |
D.分液漏斗 |
E.长颈漏斗
(5)本实验中,对叔丁基苯酚的产率为。(请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AgNO3的性质,通过查阅资料和老师指导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探究AgNO3的氧化性
实验方法:将光亮的铁丝伸入新配制的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先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的试剂:蒸馏水、稀氨水、KSCN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新制氯水。
(1)请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振荡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存在Fe3+ |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振荡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存在Fe2+ |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3+。
Ⅱ.探究AgNO3的热稳定性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同体为黑色。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状的Ag均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和稀硝酸。
【提出设想】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同体可能是:i.Ag;ii.Ag2O;iii.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iii是否成立,进行了如下实验(仪器和药品任选)
实验操作 |
现象和结论 |
【实验结论】若假设i成立,该小组得出AgNO3固体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5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常用于水的消毒杀菌和织物的漂白。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1)反应I中的Na2SO3长期存放通常含有Na2SO4杂质,可用滴定法测定Na2SO3的纯度,向Na2SO3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应使用_________滴定管,滴定前,若该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存在,赶除气泡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Ⅲ中b在极区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ClO2对污水中CN-等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某工厂污水中含CN-amg/L,现用ClO2将CN-氧化生成两种无毒的气体,自身被还原为Cl-;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处理100m3这种污水,至少需要ClO2的质量为_______g(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5)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2。下表是25℃时HClO2及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 |
HClO2 |
HF |
HCN |
H2S |
Ka |
1×10-2 |
6.3×10-4 |
4.9×10-10 |
K1=9.1×10-8 K2=1.1×10-12 |
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O2、NaF、NaCN、Na2S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体积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O2、NaCN两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填“前者大”、“相等”或“后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