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学习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后,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将三粒大豆种子用细绳系在玻璃棒上,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粒种子中,只有B种子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必须设计一个装置乙。若你手中只有一粒大豆种子,则种子应系在____________处(填“a”“b”或“c”)。乙装置起____________作用。
(3)甲图中C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图中B种子与乙图中______种子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
(6)甲图中共有______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_______。保存时间最长的是____
某同学做了“探究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A、B、C三个干净的培养皿中分别铺上两层滤纸,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图).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 装置 |
实验结果 |
| A |
种子不萌发 |
| B |
种子萌发 |
| C |
种子不萌发 |
(1)该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中有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是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目的是。
(3)若要再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的实验方案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 清水或唾液 |
2 mL唾液 |
? |
2 mL唾液 |
| 搅拌后保温 |
都在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
||
| 加入碘液 |
都往试管中加入2滴 |
||
| 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处应加入,作为1号试管的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酶。
(3)3号试管的?处应填写,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通过口腔内的切割、磨碎,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馒头的主要成分最终会在小肠内被消化成。
某同学学习了开花结果后,想观察一下玉米怎样结出果实、种子的。于是种了一些玉米,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用其他植物的花粉进行授粉的玉米,没有结出果实、种子。于是他产生了疑问:植物体要结出果实和种子,是不是一定要授同种植物的花粉呢?
(1)请问:假如他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疑问,应该做出的假设是。
(2)实验过程中,他重新种植了一些玉米(不考虑季节影响),并将这些玉米平均分成差不多的甲、乙两组。快开花时,将所有雄花去掉,并分别用半透明纸袋将玉米雌花花穗包起来,其意义是。
(3)分别采集玉米和其他植物的花粉。将玉米花粉撒到包好的甲组玉米雌花穗上。其他植物的花粉撒到包好的乙组玉米雌花花穗上。根据假设可以预测,能够形成果实的一组是。
(4)要设计另一组的意义是.
(5)这种实验不能够只种两株玉米,也不能只进行一次实验,还不能局限一种植物进行实验,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但放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保存,甜味可保留较长一段时间;如果采摘后放在35~4O℃的温度下,甜味消失得更快;如果采摘后马上放人冰箱中冷藏,也可使甜味的保持时间延长。请回答:
(1)放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的原因是。
(2)沸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可保留较长时间的原因
。
(3)放在35~4O℃的温度下,甜味消失得更快的原因
。
(4)放在冰箱中甜味时间延长的原因是。
(5)通过上述实验,可证明。
下图表示研究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差异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要求被测试者通过2吸入气体,通过3呼出气体。分析回答:
(1)实验装置存在错误,指出哪两根玻璃管应变短一点:【__________】和【】。
(2)以下问题的回答假定实验装置是正确的:几次呼吸后,烧杯X和Y内溶液的颜色变化分别是______ ____和______ ____。
(3)烧杯甲在这个实验中起_________作用。
(4)从【3】中可得出关于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的区别是呼出的气体: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