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面积种植只含一种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2N=18)以后,调查发现,小菜蛾种群对该种甘蓝产生的毒蛋白具有更强的抗性。为此研究人员培育了体细胞含有两种外源抗虫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的转基因甘蓝。这两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位点存在下图所示的情况(细胞中只有2个抗虫基因)。请回答(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1)检测A基因和B基因在细胞中是否产生相应毒蛋白可采用 技术。
(2)甘蓝是雌雄同株植物。体细胞含两种抗虫基因的甘蓝表现为强抗虫,含一种抗虫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弱抗虫,没有抗虫基因的植株不抗虫(普通甘蓝)。
①体细胞含两个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与普通甘蓝杂交,若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该转基因甘蓝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上图 类型,若F1部分表现为弱抗虫,则该转基因甘蓝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上图 类型
②可选取上图 类型的转基因甘蓝的花粉培育出单倍体强抗虫转基因甘蓝,利用花粉培养出幼苗的技术属于 育种。
③上图甲所示类型的植株自交,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上图乙所示类型的植株自交,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上图丙所示类型的植株自交,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
(3)若甲与丙杂交,F1中弱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
(4)下图表示人工远缘杂交培育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可育萝卜-甘蓝植株的示意图:
图中过程①需要做的处理是 或 ;图中的受精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个DNA分子, 条脱氧核苷酸链, 对同源染色体, 个萝卜染色体组。
回答有关脂类的问题。
(1)血液中的胆固醇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LDL中主要由___________构成。LDL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除了LDL外,携带胆固醇的还有__________。
(3)脂蛋白微团的膜结构与细胞膜结构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
(4)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可作为某些调节物质B的原料,常见的B如__________。
(5)图中A是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胆固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A、B为促进,过程C为抑制
B.过程A、B为抑制,过程C为促进
C.过程A为促进,过程B、 C为抑制
D.过程B为促进,过程A、 C为抑制
(7)下列关于血脂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人体内甘油三酯的携带者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
B.甘油、脂肪酸经血液循环可送至肝细胞重新合成甘油三酯
C.甘油、脂肪酸在肝细胞中可以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运送到血液
D.高密度脂蛋白携带胆固醇运送至全身组织
河北杨是我国西北地区耐干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之一。但因繁殖困难,导致种苗供应不足。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扦插生根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剪取1年生未萌发的河北杨枝条,按级分别剪取插穗,插穗长20 cm,切口上平下斜,上端留1~2个芽。
②选择相同级的插穗400支,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浓度为400 mg/L、600 mg/L、800 mg/L的萘乙酸溶液和清水中浸泡30 min。
③将处理后的插穗扦插在同种基质中,60天后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
萘乙酸溶液浓度(mg/L) |
生根插条数(支) |
平均生根数(条/支) |
生根率(%) |
A |
400 |
69 |
6 |
69 |
B |
600 |
85 |
13 |
85 |
C |
800 |
43 |
8 |
43 |
D |
0(清水) |
7 |
3 |
7 |
回答有关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写出两点)。
(2)步骤①中每个插穗上都留有1~2个幼芽,其作用主要是 。植物扦插时,通常去掉插穗上的成熟叶片,其目的是 。
(3)各组处理、扦插100支插穗,最后计算平均值是为了 。
(4)插穗的下端切成斜口,比切成平口,更有利于插穗的成活,其原因是 。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研究发现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等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完全消失,Bb使红色淡化。科研人员利用该植物的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杂交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2)第1组F1的粉红花基因型是 ,F2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
(3)第2组亲本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是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4)第2组中,利用F1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育出的植株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用秋水仙素处理F2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形成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植株为 倍体,该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
美花石斛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因细胞分裂不活跃,生长缓慢。研究表明,美花石斛在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高峰期(日节律)。下列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日节律的实验步骤与结果:
①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美花石斛的茎尖。
②茎尖固定8h后,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的混合液中3~6 min。
③取出茎尖,用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不少于10 min。
④用改良苯酚染色茎尖20 min后,制作临时装片。
⑤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裂期的细胞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拍照,其中一张照片如图1所示。
⑥统计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及观察的细胞总数,计算其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2)步骤②中“茎尖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混合液中”的目的是使 。步骤③中漂洗3次,洗去解离液目的是 。步骤④中改良苯酚的作用是使 着色。
(3)通常情况下,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结合图1分析,本实验选择后期的细胞进行统计,是因为细胞分裂后期 。
(4)实验结果表明,在日节律上,美花石斛细胞分裂高峰期的时间为 左右。
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回答有关问题:
(1)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的物质有葡萄糖、 、 ;写出通过A途径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反射弧 。
(2)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会增加细胞膜上 的数量,促进组织细胞摄入葡萄糖;另一方面能促进细胞内 的合成加快,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与抗体②引起的糖尿病相比,抗体①引起的糖尿病的症状较 ,原因是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