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激素X是一种糖蛋白。请分析回答: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导致激素Z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 。
(2)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 (“有”或“无”)明显变化。
(3)图中甲细胞的作用是 。
(4)“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 。
(5)在长跑比赛中,运动员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 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的中枢位于 。
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 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 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将某植物种子在水中浸泡,然后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h) |
X液面 位置(cm) |
时间 (h) |
X液面 位置(cm) |
0 |
5.0 |
5 |
14.5 |
1 |
7.0 |
6 |
15.5 |
2 |
9.0 |
7 |
15.8 |
3 |
11.0 |
8 |
15.8 |
4 |
13.0 |
9 |
15.8 |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_____水,使其代谢增强。
(2)种子细胞内,消耗O2的场所是_____;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
(3)装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_____,X液面逐渐上升的原因是_____。
(4)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_____、_____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相同。
(5)实验5至7小时之间,种子细胞的呼吸方式有_____。
根据下表所列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苹果或梨匀浆 |
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
B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清水、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C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
细胞的有丝分裂 |
(1)上述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_____(填实验组别字母)。
(2)A组实验中,组织样液最终的颜色是_____,斐林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是_____。
(3)某同学进行B组实验时,绘制如下两图。
①一般情况下,该实验需要进行_____次显微观察,出现图b所示实验结果的外因是_____。
②图a中的原生质层是由_____(填数字序号)构成的,它相当于渗透系统中的_____。
(4)做C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_____细胞。某同学观察到了如下图所示视野图像,图中A细胞所处分裂时期为_____,欲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具体操作是把装片_____移动。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细胞中,由结构⑧参与构成的结构有_____(填写图中序号),它们共同构成该细胞的_____系统。
(2)结构①中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结构②中不同的是_____。
(3)将该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先会出现皱缩后逐渐恢复并出现膨胀的现象,该过程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_____和功能上具有_____性密切相关。
(4)若该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其分泌的激素为_____,与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填写图中序号)。
(5)若将该细胞改画为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则需作增减的结构是_____。
为了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牛的培育属于 (“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工程技术有早期胚胎培养、_________等;克隆牛的培育依据的原理是 。
(2)促使B牛多排卵的激素一般是 。对B牛和D牛要进行处理。
(3)在受精的过程中,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
(4)要培育高产奶率的转基因牛,如建立生产生长激素的乳腺生物反应器,即科学家将 和乳腺蛋白基因的 、 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该过程需要用到的酶是 ,再通过 法导入牛的 中。
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图所示实验方案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
(1)从用途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在Ⅱ号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实验室中,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将Ⅰ号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接种Ⅱ号培养基中,采用的最佳接种方法是 ,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下图所示,此过程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统计菌体数。从图中可知,SP1菌在____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