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
GNP年增长率 |
失业率 |
物价指数 年增长率 |
| 1968~1972年 |
4.3% |
3.2% |
4.8% |
| 1973~1975年 |
2.4% |
5.3% |
9.4% |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秦朝通行的字体是①小篆②行书③草书④隶书
| A.①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
| A.战国 | B.秦朝 | C.汉朝 | D.隋朝 |
若写一篇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教文发展的专稿,请你确定一组体现其发展的“关键词”。准确的一组是
| A.“双百”方针南优2号合成牛胰岛素样板戏“银河Ⅰ号” |
| B.“两弹一星” “星火计划”载人飞船“985工程” “反思文学” |
| C.“863计划”《义务教育法》“211工程” “科教兴国” “两个务必” |
| D.“三个面向”“五讲四美” “伤痕文学”“银河Ⅱ号”“希望工程”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
|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
|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
|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
|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
|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
|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