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拉图眼中,现实中的城邦实际上不是单一的城邦,而总是至少包含了两个城邦,一个穷人的城邦,一个富人的城邦。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雅典城邦已在事实上分裂 | B.穷人和富人分别指奴隶和公民 |
| C.存在两个城邦是为了实现轮番而治 | D.雅典公民中存在尖锐对立 |
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8%、23%、28%,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 )。
| A.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
|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
|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
|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 )。
| A.20世纪50~70年代 | B.20世纪40~50年代 |
| C.20世纪20~4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 |
剑桥大学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 ( )。
| 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 B.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
| 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 D.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
|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
|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
|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
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 )。
|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
|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