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X(g)+2Y(s) bZ(g) △H<0。下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X表示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0.045mol/(L·min) |
B.化学方程式中a:b= 1:3, |
C.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X的浓度 |
D.推测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时间是10min--13min及第20min 后 |
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 B.反应体系的压强 |
C.正、逆反应的速率 | D.反应物的转化率 |
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X和Y,X的原子序数大于Y,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Y的二价阴离子和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关于X和Y形成的化合物Z的说法正确的是
A.Z是酸性氧化物 | B.Z的水化物是碱 |
C.Z的化学式为X2Y | D.Z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硫酸 |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5v正(O2)=4v逆(NO)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NO的同时,生成n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A.H2O2的电子式:![]() |
B.CS2的比例模型:![]() |
C.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D.CCl4的结构式:![]()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7 g铝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A |
B.1 mol Al分别放入足量的冷的浓HNO3、稀HNO3中,反应后转移的电子均为3NA个 |
C.各5.6 g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0.3NA |
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A个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