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分) 硼位于ⅢA族,三卤化硼是物质结构化学的研究热点,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三氯化硼(BCl3)可用于制取乙硼烷(B2H6),也可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查阅资料 ①BCl3的沸点为12.5 ℃,熔点为-107.3 ℃;②2B+6HCl2BCl3↑+3H2↑;③硼与铝的性质相似,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设计实验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三氯化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高锰酸钾固体粉末与浓盐酸发生的反应可替代A装置中的反应,而且不需要加热,两个反应的产物中锰的价态相同。写出高锰酸钾固体粉末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
(2)E装置的作用是           。如果拆去B装置,可能的后果是                 
(3)实验中可以用一个盛装   (填试剂名称)的干燥管代替F和G装置,使实验更简便。
(4)三氯化硼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硼酸(H3BO3)和白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保存三氯化硼的注意事项是       
(5)为了顺利完成实验,正确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先点燃A处酒精灯,后点燃D处酒精灯
②先点燃D处酒精灯,后点燃A处酒精灯
③同时点燃A、D处酒精灯
(6)请你补充完整下面的简易实验,以验证制得的产品中是否含有硼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浓       (填化学式)溶液,若有气泡产生,则样品中含有硼粉;若无气泡产生,则样品中无硼粉。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华网2月22日电 截至22日15时,山西屯兰煤矿事故已造成73人遇难。据事故抢险指挥部介绍,现已初步查明,事故原因为井下局部瓦斯爆炸。该矿发生事故时井下共有矿工436人,有375人陆续升井。升井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和井下已发现遇难遗体的矿工共计73人。现有113人住院观察,其中21人伤势较重。目前,山西仍在全力搜救被困者,第一轮搜救已于14时结束,目前第二轮搜救排查已经展开,同时山西省还采取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
⑴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⑵已知某正四面体形分子E和直线形分子G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直线形分子M和变形的四面体L(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8),且G分子中的原子处于E分子最大原子的下一周期。反应过程图示如下:

利用E与G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M溶液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根据要求填空:
①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
②设V(G)/V(E)=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M,则x值应
③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粉末,其作用是
④E装置的作用是(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G物质 C.防止倒吸 D.吸收M物质
⑤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
⑥E装置出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M的最佳方法为
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

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以NO2计),其原理可表示为: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C3N3(OH)3发生分解生成异氰酸:C3N3(OH)3→3HNCO(已知异氰酸中碳元素呈+4价),产生的HNCO能和NO2反应生成N2、CO2和H2O。
(1)在消除NO2的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请标明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2)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及配平好的系数填入下列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按上述反应式进行反应,计算吸收1.0kgNO2气体,消耗三聚氰酸的质量为kg。
(4)常温下,用注射器吸入20mL NO2气体,用橡皮塞将针孔封闭,把注射器的活塞迅速向外拉至50mL处停止,观察到的现象是:

(12分)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Fe与H2SO4反应的过程,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①在烧瓶中加入80% H2SO4;②将提拉式铁丝插入溶液中,观察到先有少量气泡,后停止的现象;③加热烧瓶至有较多量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品红试液颜色褪去烧瓶中溶液变为棕黄色。④一段时间后KMnO4/H+颜色不再变浅,但NaOH溶液中仍有气泡逸出,在导管口处可以点燃该气体。烧瓶中液体变为浅绿色。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在步骤②中现象说明
(2)在步骤③中,品红褪色的原因是
(3)写出步骤④中,使溶液变为浅绿色的可能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Fe2+

某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大理石、水。试回答:

(1)图中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和_______。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三位学生设计了下述三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证明某无色溶液中有SO42-;。
方案1:试液————→BaCl2溶液白色沉淀————→足量HNO3沉淀不溶解
方案2:试液————→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BaCl2溶液沉淀不溶解
方案3:试液————→足量HNO3白色沉淀————→Ba(NO3沉淀不溶解
试评价上述方案是否严密,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