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习近平总书记曾填词一首歌颂一个历史人物,部分如下:“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请问他所歌颂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对下列表格中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项目
以前
现在(清末民初)
日常生活
无照相、电影
照相、电影的传入和流行
发式
清军入关后男子留有长辫子
剪辫子
人际称谓
老爷、夫人
先生、君
服饰
长袍、马褂、旗装
西服、中山装、旗袍


A.照相术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
B.剪辫子只是人们审美的变化。
C.人际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D.变化后的服饰全盘西化。

张謇在担任实业总长时给各省的电文中指出:“窃念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 为此,他创办的著名企业是()

A.天津启新洋灰公司 B.大生纱厂
C.福新面粉公司 D.继昌隆缫丝厂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A.魏源 B.张謇 C.陈独秀 D.胡适

(江西南昌卷)同学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最终也只能成为空想,大生纱厂的命运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同学乙:“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社会里,中了状元却弃官从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他报国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创业的精神不仅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树立了标杆,也成为今天我们学习的榜样。”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议论的人物是()

A.康有为 B.张謇 C.孙中山 D.严复

(河南卷)“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炉,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

A.火车轮船的传入 B.大众传媒的兴起
C.有线电报的出现 D.社会习俗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