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
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只能是硫酸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
(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没有沉淀产生。 |
该液体不是硫酸钠溶液。 |
|
|
该液体是氯化钠溶液。 |
实验是化学灵魂,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
(1)《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分别取适量木屑和煤粉(同样大小),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如图甲所示,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丙分别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夹持仪器略),两种发生装置比较(填编号)更好,原因是。
科学家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分解放出CO2;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资料卡片]碳酸氢钠分解温度是270℃,碳酸钠在856℃熔化,但还未达到分解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池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回收利用空气中的CO2,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有利于减缓。
(3)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晚会,曝出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几种常见金属饰品所含的金属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1)怎样鉴别真假黄金?
(2)怎样确定钯的金属活动性?
【查阅资料】
(1)假黄金通常是黄铜(Cu-Zn合金);
(2)钯(Pd)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可用作饰品。
【实验药品】
钯、铂(Pt)、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钯(PdCl2)溶液
【实验探究】
(1)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
取黄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观察到黄金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说明此样品为(选填“真”或“假”)黄金。
(2)探究钯的金属活动性
依据生活经验,同学们猜想钯的活动性可能与银和铂相近,于是他们利用上述药品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把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
|
钯的活动性比银弱 |
把铂浸入氯化钯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钯的活动性比铂强 . |
初步得出结论:钯、银、铂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经过一周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A B C
(1)通过探究发现:铁生锈是铁与共同作用的结果。
(2)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
(3)通过探究,请你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措施。
如图所示的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小明想知道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暖宝宝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1)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木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查阅资料】木炭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能产生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 |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未变蓝色 |
② |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由实验①可知,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
写出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实验②可知,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2)小明思考: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除含有铁粉、木炭外,还含有食盐和水。
①暖宝宝贴在衣服上与空气接触后会发热的原因是。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来造福人类,请你再举一例:。
②请你猜测暖宝宝中氯化钠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