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民国十三年八月,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表明孙中山先生()

A.认为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目标一致,过程迥异
B.认为土地国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
C.接受俄国式发展道路,确立三大政策
D.尝试寻找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调和与附会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表现了传统文化面对着激烈的中西矛盾冲突而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向。它带着守旧性,然而它又攀结于民族感情的大树上,容易使人动情。因此,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力倡新文化的人们也未能全然脱却此境此情。”下列解析符合作者思想的()

A.新文化运动具有创新性
B.中西思想的结合具有合理性
C.新文化运动具有保守性
D.中体西用思想是当时的主流

下表反映了汉至唐前期福建郡县设置分布情况。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 )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
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④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表反映了汉至唐前期福建郡县设置分布情况。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时期
西汉
三国
西晋
唐前期
福建郡县数
会稽郡南部
1县
建安郡
9县
建安.晋安
2郡14县
福州等5州
28县


A.汉至唐前期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郡县制在福建的实施始于西汉
C. 唐前期福建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本质变化
D. 汉至唐前期福建的地方管理管理机构日益增加

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这表明( )

A.只有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相结合才能还原历史
B.新材料的发现颠覆了古史记载中的可信部分
C.新材料的发现有助于人们获得对历史的新认识
D.古史中的记载一定能补充新材料的不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