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说过:“如果有同志参加过十年苏维埃时期的内战,就会懂得…都是处于敌人四面包围中作战。敌人的方针就是要扭在苏区边缘和苏区里面打,尽情地消耗我苏区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陷于枯竭,即使取得军事上若干胜利,也不能持久。”这说明
A.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 | B.军事上的胜利没有意义 |
C.资源枯竭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错误 |
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关于表中所反映的趋势特征的成因,正确的是
①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影响 ②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③经济发展,居住条件改善④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
A.②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被授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指
①“推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它扩大到每个城市、每个村庄和每个家庭”
②“削弱陈旧的家庭体制、结束妇女的低下地位”
③“短短几年内实现农业集体化并大大地加速工业化”
④ “将统治权交给人民,保障个人权利,恢复自由市场秩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 |
1927年4月,蒋介石第一次成为了美国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见图),上面有简单的人物介绍:“GENERAL CHIANG KAI—SHEK”(蒋介石将军)“……rose out of the Sun—set”(在孙陨落之后升起),关于这个封面人物的介绍,小标题只用了一个词——征服者。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此时之所以能成为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并取得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 |
B.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实际掌控者 |
C.第五次围剿取得胜利,迫使红军长征 |
D.大举进攻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 |
《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完善 | B.印刷术的发展 |
C.造纸术有突破 | D.图书成为商品 |
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左趾(在左脚趾上挂铁钳),没收其器物。”这一规定的实施
A.开创了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 | 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
C.强化了政府对工商业的垄断 | D.违背了儒家大一统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