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海外学者指出,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设立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体现了国家从根源上铲除日本军国主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这“两日”分别是

A. 8月15日和12月12日 B. 7月7日和9月18日
C. 9月3日和12月13日 D. 9月2日和12月12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朝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唐朝设立政事堂的主要功能是()

A.防止三省专权,加强皇权
B.防止三省扯皮推诿,提高工作效率
C.政务公开,相互监督
D.发挥集体智慧,做出集体决策

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
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

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

A.限制农民自由流动 B.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摈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审批或核淮,企业就可以设立。这主要反映了

A.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B.生产发展促使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C.科技进步改变了国家的经济职能
D.生产发展推动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自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

A.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 B.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
C.公民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 D.排斥私有财产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