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经历的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候之制……
——《王国维遗书·殷商制度论》
图1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2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某政治文献
材料四: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五:在人大工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
——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2分)依据材料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1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最后负责实施的是哪个职能部门?(2分)
(3)图2中的国会与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哪一机构类似?(2分)图一和图二两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6分)
(4)材料三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主要意义?
(5)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些史实很好地证明了材料四观点的正确性,请举一例来说明。
(6)新中国是怎样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唐初三省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着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2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务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材料3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训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了梦想,因为只有训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1)根据材料1说明唐初三省的职能。唐朝统治者如此划分三职权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2 概括说明希腊的地理特点。与古代中国相比,这种地理特点对希腊的政治体制的影响是什么?
(3)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3的主要观点?
(4)材料1和材料3呈现的两种政治模式有何共性?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2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3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
职位 |
基本职能 |
明中叶后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
清朝雍正年间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
材料4 黄宗曦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2,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如何理解材料4中黄宗曦的观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器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请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六项成果,并逐项概要说明理由。(共12分)
例: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四:“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请按顺序列出。
2)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3)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
4)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变法之法,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边官制。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思想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别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发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