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他同时警告说:“未来冲突的危险很可能来自西方的傲慢、伊斯兰的偏狭和中国的自浈的相互作用。”
(1)先制定一个合适的标准,再按你的标准对图片表示的文明进行分类
(2)作为人类劳动成果的文明,常常会超越国界的限制。当前,各种文明之间的开放与交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而愈益明显。那么,历史上文明的开放与交流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举出一例加以说明。
(3)写出一例历史上曾有的“文明冲突”。
(4)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各国文明多样性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 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
材料三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这里的“起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怎样来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的?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三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1868年,日本新领导人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中、俄、日三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改革主要是指颁布了什么法令? “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在法令内容中是如何体现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68年日本改革的学习对象,并写出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4)请分析19世纪60年代俄、日社会改革有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皇家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说:“17世纪------------这是一项伟大的成绩,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环顾当今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在亚洲,日本还在幕府统治,而中国,大清朝268江山才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解说词------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发明

国家
主要发明
英国
珍妮纺纱机
英国
水力织布机
英国
改良蒸汽机
英国
蒸汽机车


材料三:19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生产情况,英国农业工业比重:农业21%工业79%

项目
生产能力情况
煤产量
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
是德国的8倍,法国的10倍
蒸汽机产量
占欧洲一半以上
生铁产量
是世界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

读后回答:
(1)材料一中“这是一项伟大成就”指的什么?为什么这些成就使英国抢占先机,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2)材料二的这些发明在世界上通常称为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分析这一事件为什么从英国开始?(至少说出两点)
(3)材料三表明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在他的《神曲》中是这样描绘他所想象的情形的:基督教会的罗马教皇与盗贼、贪官污吏等一起下地狱忍受火刑的痛苦,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则升入天堂享受着无尚的快乐。
材料二:15世纪末,一群疲劳不堪的欧洲水手 经过数月的航行终于登上了一块他们从不知晓的大陆,当地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新奇,当地居民的装束,听不懂的语言……
(1) 根据材料一回答,但丁的《神曲》的内容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这种思想斗争的矛头指向谁?
(2)材料二中的情形应与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哪次航海活动有关?
(3)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某同学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某一单元的时候,编写了这样一个提纲:
 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 大规模的探险活动拓展了发展空间;
 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掀起了反抗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 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推进。
看完提纲后,请回答:
(1) 请给该单元拟一个主题。
(2)“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大规模的探险活动”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择其一谈谈它的作用。
(3)各举一个这一时期反映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事件,并简要分析这些事例对该国和世界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4)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