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花偎雪坞浓香”中“偎”字用得极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欧阳修《啼鸟》,试分析其中的物候原理。
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花深叶暗辉朝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品读古代诗词,完成后面的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 请分析划线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颔联除了对偶,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效果?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4分)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②,树杪③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④,巴人讼芋田。
文翁⑤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①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 ②“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③树杪(miǎo):树梢。④橦(tóng)布:用橦木花(木棉)织成的布。⑤文翁:汉景帝末年的蜀郡太守,力主兴学,成绩斐然。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此诗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 |
B.“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扣紧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点,先描绘深山冥晦,千岩万壑中晴雨参半的奇景,再绘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 |
C.作者以欣羡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水景物之后,诗的后半首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 |
D.本诗是一首送别诗,立意重在抒发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实写眼前送别之地的景物,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 |
B.“山中”句承首联“山”字,“树杪”句承首联“树”字,两句又一泻而下,天然工巧。 |
C.颈联叙写蜀中民风,是记事;尾联用典,以文翁拟李使君,官同事同,是记人。 |
D.全诗的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是唐代送别佳篇。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此诗中流露诗人哪种情思?()
A.送别之情 | B.思归之心 | C.喜悦之意 | D.愤怒之思 |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似?()
A.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