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颜之推,字介,琅琊临沂人也。父勰,梁湘东王萧绎镇西府谘议参军。之推早传家业,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①,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绎以为其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绎遣世子方诸出镇郢州,以之推掌管记。值侯景陷郢州,频欲杀之,赖其行台郎中王则以获免,被囚送建业。景平,还江陵。时绎已自立,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后绎为周军所破。大将军李显庆重之,荐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远书翰。值河水暴长,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显祖见而悦之,即除奉朝请,引于内馆中,侍从左右,颇被顾眄。天保末,从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孝信将敕书出示之推。之推营外饮酒,孝信还以状言,显祖乃曰:“且停。”由是遂寝。
寻迁中书舍人。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之推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所进文章,皆是其封署,于进贤门奏之,待报方出。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勤敏,号为称职。帝甚加恩接,顾遇逾厚,为勋要者所嫉,常欲害之。崔季舒等将谏也,之推取急还宅,故不连署。及召集谏人,之推亦被唤入,勘无其名,方得免祸。
及周兵陷晋阳,帝轻骑还邺,窘急计无所从,之推因宦者侍中邓长颛进奔陈之策,仍劝募吴士千余人以为左右,取青、徐路共投陈国,帝甚纳之,以告丞相阿那肱等。阿那肱不愿入陈,劝帝送珍宝累重向青州。虽不从之推计策,然犹以为平原太守,令守河津。齐亡,入周,大象末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甚见礼重。寻以疾终。有文三十卷,撰《家训》二十篇,并行于世。(节选自《北齐书·颜之推》)
【注】①该洽:博通,广博。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信还以状言状:情况 |
B.寻迁中书舍人迁:转移 |
C.由是遂寝寝:停止 |
D.勘无其名,方得免祸勘:核对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显祖见而悦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
B.后绎为周军所破为天下笑者,何也? |
C.显祖乃曰:“且停。”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寻以疾终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颜之推有才华的一组是( )
①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 ②侍从左右,颇被顾眄
③从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 ④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
⑤之推亦被唤入 ⑥有文三十卷,撰《家训》二十篇
A.①②⑤ | B.②③⑥ | C.①④⑥ | D.③④⑤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
(2) 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
(3) 顾遇逾厚,为勋要者所嫉,常欲害之。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1】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 【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左氏《国语》, 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 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 【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 彼固有所逼引,而 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 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 【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 吾无取乎尔也。
(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概于圣 |
概:大略 |
②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 |
由:沿着 |
③特天地之物也 |
特:只是 |
④是恶乎与我谋 |
恶乎:于何、怎么会 |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 |
糜:使……熟烂 |
⑥抑人事乎 |
抑:还是 |
⑦吾既陈于前矣 |
既:既然 |
⑧不有他术乎 |
术:途径、原因 |
A.①⑦
B.②⑧
C.③⑥
D.④⑤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文深闳杰异
《国语》文章深刻宏阔杰出特异
B.其说多诬淫
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
C.彼固有所逼引
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
D.又况天地之无倪
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国语》的文采而沉溺其中,模糊了是非,作此文拨乱反正。
B.伯阳父将三川震、源塞和国亡联系在一起,是以"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C.柳宗元以老妇烹调、老圃灌园类比,说明自然界自动自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
D.此文表达了柳宗元"天人相分"、反对迷信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认之者不塞则惑
②吾无取乎尔也
(5)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①,使 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 。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 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
(2)这首诗与柳水《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邪?又况点墨懦翰、织制绮组之交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酉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漠之欧阳歙、张(看不清晰)、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幸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翳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泊文以喧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巳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薄。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薄、尉四考,无殿负 ①,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薄、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犬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本》诗,则不忘鉴戒矣;观
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言必自称曰儒 |
发言:发表意见 |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 |
拘:束缚,拘束 |
C.牧亦坐是废 |
废:(被)罢免 |
D.实宽良有治行 |
治行:政绩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
句读之不知 |
B.于其外则不光 |
此其志不在小 |
C.卒于睢阳 |
从径道亡,归壁于赵 |
D.将犬吠所怪 |
为巡船所物色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
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薄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
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得其理,不徒涌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②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